家事糾紛的類型
家事糾紛的范圍通過羅列的方式得以初步明確,但僅僅通過有無實體權益之爭進行簡單分類仍然不能解決家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對應適用問題,這就需要對家事糾紛做更為具體的分類研究。
1、對糾紛主體的再分類 按照糾紛主體的涉外性,可以將家事糾紛分為兩大類別,其中涉外的家事糾紛是指家庭以外的第三人對家庭的人身或財產產生的權利義務同家庭成員之間的糾紛。其次就是僅僅發生在家庭內部人員之間人身財產性糾紛,對兩種糾紛的處理應當適用不同的程序。
2、對糾紛客體的再分類 按照糾紛客體的性質,可以將家事糾紛分為涉及財產性糾紛和涉及人身的身份關系兩類糾紛。
3、交叉類別 基于上述兩種分類,我們可以得出家事糾紛的幾種分類:涉及第三人的財產性糾紛、涉及第三人的身份關系糾紛、涉及第三人的非實體性糾紛,家庭成員之間的財產糾紛、家庭成員之間身份關系糾紛,家庭成員之間的非實體性糾紛。
常見家事糾紛裁判規則
(一)撫養和贍養糾紛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女方生活,女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隨父方生活: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親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其他原因。
2.對兩周歲以上的子女,父方和母方都要求隨其生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優先考慮:已做絕育手術的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子女平時隨其生活的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其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無其他子女的一方;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健康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有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方、母方條件相同,可視子女與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的情況,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具有撫育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條件,可作為優先考慮與父或與母方生活的條件。被撫育的子女已滿十周歲,應按子女的選擇,直接撫養,在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的前提下,也可以準許。
3.一方要求變更撫養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以支持:無力撫養;對身心健康有不利影響;10歲以上未成年子女要求,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其他。
4.簽訂離婚協議后起訴離婚,因離婚協議未生效,因此不能依據離婚協議確認撫養權的歸屬。
5.為了保護輔助生殖技術生育子女的合法權益,非出于公益目的提供的精液而是為了幫助女方生育而提供精液的婚外第三人,作為采用輔助生殖技術的子女生父,應當承擔撫養責任。
6.接受大學教育或依靠自身勞動能力能夠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其父母無需支付撫養費。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一般至子女年滿18歲為止,年滿18周歲但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仍需支付撫養費。
7.已經過法院確認的離婚協議未涉及撫養費,該協議不妨礙子女在必要的時候向未承擔撫養費的一方提出支付撫養費的請求。
8.成年子女之間簽訂的各自贍養父或母一方的贍養協議,因贍養義務屬于專屬義務,不得免除或轉移,因此上述協議無效。
9.父母長期虐待子女,村委會有權請求撤銷監護權。
10、盡到照顧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人非近親屬,可以確認非近親屬為監護人。
(二)夫妻共同財產糾紛
1.婚后一方父母提供部分首付款所購買的商品房,登記在該方名下;同時該方父母未簽訂贈與合同,亦未針對該商品房辦理登記、過戶手續,因此該房屋與該方父母無關,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的名下,房屋產權歸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的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由產權登記方補償。
3.夫妻一方以婚前個人財產購買的房屋,是否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應基于其購買房屋是否為投資所用。屬于投資經營行為的,所產生的收益應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否則,認為夫妻個人財產。
4.夫妻一方在婚內個人購買房屋,并在解除婚姻關系后取得所有權的,該房屋不應當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5.結婚登記前,一方以個人財產購買房屋,并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辦理產權登記,將房屋登記在其個人名下,該房屋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6.婚前個人首付婚后辦理按揭手續的,因婚后辦理按揭貸款手續的行為屬于婚后共同出資的行為,故該按揭房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7.婚前購房方在產權證上添加未出資方的姓名,該行為視為對未出資方的贈與。
8.以婚后的財產購房,離婚時未取得房產證的,不影響該房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
9.婚后一方父母出全資購房且登記在該方名下的房屋,屬于受贈一方的個人財產。
10.父母出資建房,由父母居住登記在子女名下,父母并不具有贈與的意思表示,該房屋父母為所有權人。
11.離婚協議中約定夫妻分別享有成套樓房內的單間房屋的約定,因違反一物一權原則無效。
12.農轉非安置補償費,屬于夫妻個人所有的財產。
13.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保管巨額共同財產時其一次性取出后在短時間內全部用完,但未能提供有效證據證明該筆財產用于合理用途,應當認定其構成隱藏、轉移、揮霍夫妻共同財產。
14.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中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按下列情形處理:
(1)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并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準許;
(2)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對房屋做出評估,由取得方補償;
(3)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房屋 ,就所得價款進行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合同,怎么證明之間的勞動關系
2020-11-16在醫院突發心梗死了怎么賠償
2020-11-23在工廠碰瞎一只眼睛可以獲得多少賠償
2021-02-20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車撞了保險公司要肇事者賠償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