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未成年人及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成年人,他們需要專人的照顧及監護。我國法律為保障他們的利益設置了“法定監護人”。那么什么是法定監護人?他們又需要如何來監護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呢?律霸將針對這個問題為各位解答。
一、什么是法定監護人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由一人或多人擔任。
二、哪些人是法定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依照通則第16條第2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依照民法通則第17條第1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法定監護人的設立順序,既可保護在先順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規避監護義務。同時允許監護人依其協議決定何人實施監護,這就是順序的制度價值所在。
以上就是律霸對于這一問題的解答。未成年人及成年精神病人是弱勢群體,需要專人的監護以及法律的保護。監護是一項義務,更是一項責任。作為法定監護人必須承擔相應的監護責任與義務,否則法律會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罰。如果您還有關于法定監護人的更多問題,可以咨詢律霸,我們的律師將會為您解答。
如何確定無行為能力人的法定監護人
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可以放棄監護權嗎 ?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偽造協議合同屬于合同詐騙嗎
2021-01-04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房產證影印件能做抵押物嗎
2020-11-21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