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監護人有哪幾種?換言之,哪些人可以成為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對于這些被監護人來講,需要盡快確定一位監護人,這樣才能對其利益和相關權利進行保護。接下來,律霸就來告訴大家法定監護人都有哪些。
一、法定監護人有哪幾種
《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依照通則第16條第2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依照民法通則第17條第1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法定監護人的設立順序,既可保護在先順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規避監護義務。同時允許監護人依其協議決定何人實施監護,這就是順序的制度價值所在。
二、學校是學生的法定監護人嗎?
學校并非學生的法定監護人。我國未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其中并不包括學校,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僅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學校與學生只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因此學校在未成人侵權或者被侵權的案件當中只承擔過錯責任,根據其過錯程度的大小來承擔民事責任。分析學校是否有過錯應從學校的職責來看,如果學校在對學生的教育及管理當中的確存在過錯,則學校就應對學生承擔相應的責任。
針對不同的被監護人,法律規定的法定監護人不同,對于未成年人來講,其法定監護人應該是其父母,而對于精神病人而言,其第一法定監護人是其配偶,要是沒有配偶的話,那么就是其父母或成年子女。關于法定監護人有幾種的問題,律霸小編就為大家整理到此,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法定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時怎么辦
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可以放棄監護權嗎
如何更改法定監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