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成年人的父母離婚后,其一般是跟隨父或母一方生活,而此時該父或母往往也就擁有了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權。那未成年子女的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是誰呢?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未成年人的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是誰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
1、父母;
2、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3、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上述三種法定監護人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根據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之間的血緣、組織等關系的遠近而確定的。《民法通則》第16條中關于這種法定監護人可擔任人員的排列順序,應當視為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只要前一順序有人可作為監護人,后一順序的人就不能擔任監護人。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1條的規定,即使夫妻雙方離婚,也改變不了他們皆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的身份。因此,即使夫妻雙方離異,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也是夫妻雙方。
二、法定監護人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做了相關規定: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實踐中,未成年人只能跟隨其中一方生活,因此很多人就以為此時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就是擁有撫養權的一方,其實這樣的認識是不對的,即使父母離婚,雙方都是屬于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的。
確定監護人協議書該怎么寫?
未成年的精神病人如何確定監護人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侵權的認定和賠償
2020-12-08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是什么
2021-02-26著作權重復轉讓著作權歸誰
2021-01-13財產保全還需要自己抵押什么嗎
2020-11-28酒駕輕微事故車子要扣多久
2021-03-14結婚彩禮的法律規定2019年是怎么樣的
2020-11-13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