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夫妻之間因為感情破裂,然后通過離婚方式解決雙方之間感情問題,但是對于有孩子家庭,他們不單單要面臨分割財產的問題,還要面臨孩子撫養權的歸屬問題,孩子的撫養權,法院在審判時,通常都是考慮雙方,哪一個更適合孩子成長。那么女方放棄孩子撫養權如何變更?
一、子女撫養關系的變更
(一)撫養關系可以變更
子女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動態過程,離婚時協商或判決所依據的雙方實際情況,可能會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產生很大的變化,所以法律出于保證子女的健康成長考慮,允許離婚夫婦以協議或訴訟方式變更與子女的撫養關系。
離婚后,非撫養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雙方無法協商一致的,非撫養方應另行起訴。
可以變更撫養關系的情況
出現如下情況的,可以提起變更撫養關系之訴:
(1)原撫養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原撫養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所以,當您的離婚子女現在的生活狀況不利于她或他的成長時,希望您能及時向您的律師咨詢,以法律手段解決變更撫養關系問題。
二、關于子女的撫養費
(一)撫養費給付方式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應向直接撫養子女一方支付撫養費。撫養費的給付方式一般有兩種:按月給付和一次性給付。
按月給付是考慮到父母的收入一般是按月結算的,所以按月給付撫養費比較方便,而且按照生活周期給付有利于保障子女正常的生活。
一次性給付是在非撫養方的收入不穩定或居住地不固定,可能長期拖欠撫養費的情況下使用的一種支付方法。
離婚雙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協商決定撫養費給付方法,可以選擇除上述兩種方法以外的其他方法給付撫養費,例如按年給付,或按收入情況給付。
(二)撫養費數額的確定
子女撫育費的數額的確定,要根據子女正常生活的實際需要。撫養費的數額應能維持子女的衣、食、住、行、學的正常需求。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非撫養方的實際收入,一般每月撫養費應占非撫養方月收入的20%-30%,最高不超過50%。
(三)撫養費數額的變更
決定撫養費數額的客觀因素可能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所以,原定撫養費數額不足以維持子女生活時,法律允許雙方協議變更撫養費數額。就變更撫養費數額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提起變更撫養費數額之訴。
原定撫養費數額不足以維持子女生活的情況指:子女求學所需學費、生活費增長,或子女患病需要治療費用等。
(四)撫養費的給付期間
一般情況下,撫養費的給付期間是從離婚之日起到子女成年之日止。例外情況可以延長或縮短給付期限。
延長撫養費給付期間的情況是指,子女雖然已經成年但仍不能獨立生活的情況。例如子女尚在校就讀,再如,子女全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縮短撫養費給付期間的情況是指,子女雖然尚未成年但已經滿了16周歲,并且有了獨立的經濟收入,可以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綜上所述,如果按照法律規定,您可以為孩子爭取更多的撫養費,那么建議您及時與您的律師溝通,以保證您和您孩子的合法權益。
三、非撫養方對子女的探望權的保障
探望權的立法基礎在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血緣關系和長久生活的感情
新婚姻法第一次規定了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對子女有探望權,撫養方有配合的義務。這無疑是立法的重大進步。
在以往的實踐中,很多不懂法的當事人認為:夫妻離婚后,孩子隨一方生活,就可以永遠割斷與另一方的關系,有些人甚至以不要撫養費為條件,提出與另一方永久斷絕關系。事實上,子女與父母的親緣關系,是客觀存在的,不能因為離婚而受到限制。探望權的行使正是基于親屬權而產生。
即便非撫養方與子女于實際上并沒有血緣關系(收養子女、婚內非婚生子女等),也不能影響其探望權的行使,這是基于非撫養方與子女長期生活所產生的感情,這再次說明了立法的人性化。
探望權的行使
離婚時雙方最好能就探望子女事宜達成書面協議,約定何時何地以怎樣的方式行使探望權,這樣既可以避免撫養方不配合探望,又可以避免非撫養方頻繁探望對子女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撫養方拒不配合非撫養方行使探望權的,非撫養方可以提出探望權之訴。但對于探望權之訴的判決結果能否強制執行,法學界存在爭議,這主要因為探望權屬于人身權。例如,李某離婚后子女一直拒絕他的探望,為此他提出了探望權之訴,但由于子女不愿意被他探望,所以每月他行使探望權時都必須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這種做法違背了被探望人的意愿,所以法院最后中止了探望權的執行。
探望權一定要本著對子女有利的原則行使,如果子女愿意探望,不應阻止探望;如果子女不愿意探望,也不宜強制探望。當然這是指十周歲以上有一定辨別能力的子女。
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探望權
《婚姻法》沒有提出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有探望權,但是現實生活中祖父母、外祖父母要求探望權的事情還是不少的。
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探望權,應該從父母的探望權行使中得以行使,也就是說在非撫養方的父親或母親探望子女時一起探望。不宜單獨以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名義提起探望權之訴。
四、子女姓氏問題
子女有姓氏的權利
姓氏權是公民的基本憲法權利,《婚姻法》也規定子女可以姓父姓也可以姓母姓。離婚后撫養方在辦理子女戶籍和入學事宜時,利用自己的撫養權,實際上使子女改變姓氏的事情時有發生。既然姓氏是子女自己的權利,那么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隨意改變子女的姓氏都是不對的。
以改變姓氏為由拒付撫養費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撫養方將子女的姓氏改隨自己,非撫養方不能因此就拒付撫養費。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閱讀,我們知道,對于離婚,法院一般都會先進行調解,雙方先協商,對于孩子撫養權,如果雙方之間,能夠協商成功的,按協議來,如果協商不成的,通過法院來判決。
新婚姻法對孩子撫養權是怎么規定的
確定撫養權歸屬之考量因素
一方不讓另一方探望孩子可以要求變更撫養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釋考驗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
2021-02-02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離婚不分家的協議
2021-03-19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1-01-21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拆遷補償協議是誰簽的
2021-02-26關于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的范文
2021-02-01房屋拆遷補充協議怎么寫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