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定,離婚夫妻一方享有孩子的撫養權,另一方雖然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是仍然要依法支付孩子成長所必須的費用,并且依法享有孩子的探望權。其探望權不允許以任何理由阻礙。在我國,離婚孩子的探望權怎么規定的?
一、離婚后孩子探視權時間
法律暫無明確規定,在實踐中,需要雙方協商確定,也可以人民法院作出判決。
“探視權”是指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依法享有的探視子女的權利。探視具有交流、溝通意義和人情味。離婚后,不與子女同居住的父親或母親,既有權利又有義務看望子女,子女也有與不同居住的父親或母親交流的渴望。通過探視權的行使,子女與探視的父親或母親之間能夠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交流,使子女獲得平時單親撫養下所缺少的另一方的關愛,促進子女身心的健康發展。同時使前去探視的一方增加與不由其直接撫養的子女之間的感情,形成對子女未來發展的關心,從而更加主動、自覺地履行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因此探視權不僅是父母的權利,也是子女的權利。在現實生活中,探視權就是探望權。
1、探望性探望,即不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到對方家中或者指定的地點進行探望。
2、逗留性探望,即一種較長時間的探望,探望權人可在約定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時間內,由探望權人領走并按時送回未成年子女。
對于子女而言,年齡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零至三周歲的幼兒,該階段的幼兒身體、智力等諸方面受環境的影響較大,無生活自理能力,如果適用逗留性探望方式,可能會因環境經常變化而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因此該年齡段適用探望性探望較為適宜。三至十周歲的子女,該階段的兒童,對環境的變化適應能力增強,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的方式均可適用。又因此階段的兒童尚無辨別能力與控制能力,在是否探望問題上很難表達其真實意思,容易為他人的觀點所左右,所以對此階段的兒童實行何種探望方式,可不征求被探望子女的意見。十至十八周歲的未成年子女,由于該年齡段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人,在是否探望這一問題上已具備了相當獨立的
二、探望權的相關知識
1、探望權的主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根據此規定,享有探望權的主體是離婚后未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也就是即使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有不利因素,也不能變更探望權主體。并且將子女規定為探望的對象,只能被動的接受探望。這在司法實際中出現了很多矛盾和沖突。
2、探望權的行使
探望權的行使可以由當事人協商,協商的內容可作為協議離婚的一部分內容,子女對行使探望權有選擇能力的應聽取子女的意見,法院有權對協商內容加以審查。對人民法院已經作出的未涉及子女探望權的生效判決,當事人可以依法另行單獨起訴,人民法院也應受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4條對此作出了明確規定。探望權是一種權利,那么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拒絕、阻撓另一方行使探望權,顯然是一種侵權行為,并且具有可訴性,應當予以探望權人救濟,而且負有協助義務的一方拒絕、阻撓探望權人行使探望權,探望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采取強制措施。
以上就是“我國離婚孩子的探望權怎么規定的?”具體回答。我國之所以對探望權有如此規定,就是希望孩子不會受到父母離婚的影響,仍然能夠在一個健康快樂的環境里健康成長。在實際生活,如果自己行使探望權時,受到阻礙,可以咨詢律師進行處理。
法院起訴離婚的調解程序是怎樣的
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問題如何解決
最新離婚賠償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打醫療事故官司
2021-01-17一般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0-11-17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拆遷補償合同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