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的離婚人數在急劇的增加,結婚之后出現一定的矛盾而這些矛盾由于生活節奏快不能及時的去解決,導致的結果就是問題逐漸升級最后走向離婚的道路,在離婚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解決,那離婚協議撫養費自理標準是什么?下面就對此問題進行詳細的介紹。
一、離婚協議撫養費自理標準是什么?
在離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確定子女撫養費的數額時, 一般是根據以下三大標準來確定:
1、子女的實際需要。
2、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
3、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
二、子女的撫養費標準具體數額如何確定?
根據司法解釋,夫妻雙方協議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可按以下標準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3、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三、延伸補充
撫養費的支付方式
在撫養費的數目確定后,涉及到一個如何履行的問題?在司法實踐中,往往采用以下兩種方式:
一次性給付
對于這種給付的方式,雖然有人認為應謹慎使用,但目前因人們經濟收入有顯著的增加,工作調動甚為頻繁,也考慮到法院的執行效率;在法院判決離婚涉及子女撫養費的,往往大多都采用這種方式。而且這種方式被大部份當事人所接受。
定期給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給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給付,以物折抵往往適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一次性給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歲為底線,即具體數目是按月或年的撫養費的數額乘以將子女撫養至十八周歲為止,計算總數一次性給付完畢。子女撫養費發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變動性,在父母的經濟狀況撫養能力及社會實際生活水平發生變化時,可以提起要求增加、減少或免除撫養費;子女要求增加撫養費的事由包括:
1、原定撫養費數額不足維持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
2、因子女患病、上學等,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
如果上述理由發生以后,不撫養孩子一方,如果不增加費用,由撫養一方承擔,顯然不太公平。當然,無論生活費、教育費都應從實際出發,對于涉及數目較大的,必須由雙方協商確定,否則將由決定的一方個人承擔。現在較為突出的是擇校費。如農村孩子送到貴族學校學習。一次性要交五萬、十萬元,都應由雙方協商費用如何承擔。
至于減少與免除子女撫育費,主要是針對供養人的給付能力降低和經濟收入減少;或子女雖未滿18周歲但已有勞動收入,能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維持自己的生活所需這些情形。由于目前在實踐中,按月支付較多,所以撫養費的變更一般都以增加的占絕大多數。從上面內容可知,未實際撫養子女一方是否具有固定收入,會直接影響到子女撫養費的計算標準。
離婚過程中一般都會產生很大的矛盾糾紛,主要的糾紛就是關于孩子的撫養權以及孩子的撫養費,按照相關的規定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的撫養權歸一方所有,另一方需要按照相關的標準來按時的支付撫養費。
有債務的離婚協議書的范本
離婚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
離婚調解書生效后可以反悔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朱星律師2009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管理學學士,中級經濟師、中級審計師,中國法學會會員,2009.07至2010.04: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從事國際經濟法等課程教學工作;2010.04至2013.04在盤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從事授信審查、信貸主管、法律審查、風險管理等工作;2013.04至2018.05在貴州銀行從事法律、風控、內審、消保工作;2018.05至今任貴州八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專職律師,主攻知識產權、不動產、文化娛樂、互聯網、金融財稅、建筑工程等行業(領域)法律實務,2015起組隊研究新四板、新三版法律實務。
套路貸報案立案條件
2021-01-31妨害公務罪緩刑前提是什么
2021-02-14資產的變現能力叫做什么
2021-01-072020年撫養費標準多少
2020-12-18“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一審可以是終審嗎
2020-12-04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