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得那么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權益得到保障,我國立法機關制定了監護制度,根據該制度的規定,監護人是需要按照既定規定規定,履行監護義務的,根據民事法律的規定爺爺是監護人嗎?如果不是,那么監護人有哪些呢?
一、根據民事法律的規定爺爺是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法定的監護人,爺爺奶奶不是法定的監護人。
除非未成年人的父母都死亡或者無法查找到下落的,可以由爺爺奶奶作為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學校能成為未成年監護人嗎
在法律上,學校成為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是有很嚴格的前提的,在一般情況下,學校是不能承擔未成年學生監護人的職責的。當然,在保護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積極采取各種措施,防止各種學校傷害事故的發生這個問題上,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和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
但如果有了不幸事故的發生,就應該依據法律上的“過錯原則”,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有過錯的就應該賠償,沒有過錯的就不予賠償。“有無過錯”這條原則,是確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承擔民事責任的前提條件。不應該把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認為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法律允許監護人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給他人。委托監護是監護人與受委托人之間關于受托人為委托人履行監護職責,處理監護事務的協議,因而實質上是一種合同關系。
然而學校與父母之間既不存在這種合同關系也未以任何形式默許這種委托關系,況且,對公立學校而言,學生的入學行為和學校的招生行為都受到行政法規或政策的約束,自由選擇達成意思一致的可能受到限制,不具備構成合同關系的條件。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孩子的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爺爺奶奶不是,在成為監護人之后,就需要按照既定的法律的規定,履行監護人的義務,對于那些沒有履行義務,導致為監護人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情形,是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的。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訂婚后女方一直在男方家違法嗎
2020-12-07訴前調解可不可以聘請律師
2020-11-19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交通事故定責后可以申訴嗎
2020-12-06未離職沒簽合同申請仲裁算曠工嗎
2021-03-25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管轄小結
2021-02-28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