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剛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直到我們成年,如果沒有其他外在因素的影響,父母都是我們的第一監護人,監護人最大的職責就是教導我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健康的把我們養育長大,如果我們在未成年的時候放了很大的錯誤,監護人也是需要負相應的責任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的時候就需要我們的監護人證明,那么監護人證明材料有什么呢,下面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一、監護人證明材料有什么?
1.法定監護人是法律直接規定的。無需特別的證明文件。
2.近親屬作為法定監護人的只需要戶口本即可證明。
二、法定監護人的定義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由一人或多人擔任。
三、法定監護人的范圍
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法定監護人
第十七條 【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關于監護人證明材料有什么相關內容,我們每個人一生下來就需要到國家相關部門去辦理戶口本,戶口本就是監護人最直接的證明,在我們的父母生下我們后,也有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養育我們了,這時候我們就會有可能變更監護人。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虛假勞務派遣如何認定
2021-03-04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員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3外資企業撤資流程
2020-12-17交通事故理賠流程
2020-12-22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合同糾紛勝訴后不執行怎么辦
2021-03-23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勞動者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的后果
2021-03-26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