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規定子女的法定監護人時孩子的父母作為第一監護人,如父母有特殊原因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的保護,那么監護權利在孩子的直系或間系親屬中的親屬中間監護。那臨時監護人的定義都有哪些人,小編就這一較為特殊的監護問題為你進行解答。
一、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
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八條的規定:"學校應當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這里所說的"學校"既包括公立學校也包括私立學校,因此私立學校作為"學校"的一部分首先對學生負有保護義務,防止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從內容上看,學校的這種義務與監護人的義務有重合之處,但兩種義務的性質及來源卻根本不同。此時學校對學生的這種義務只是一種保護義務,二者之間是依行政法規確定的保護與被保護的關系,它的存在并不影響家長與學生之間的監護關系的存在,兩種關系并存目互不干涉。這一點上,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是相同的。 有觀點認為,此時學校是學生的臨時監護人,其與學生形成監護關系,但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的監護人中并未將學校列入,更何況怎能在同一時間存在兩個互相沒有聯系的監護人?因此,認為學校不應作為"臨時監護人"與學生形成監護關系,它只是依法對學生進行保護。
我國對未成年兒童的保護還是比較健全的,針對臨時監護人的定義有著較為寬泛的的人群和單位進行執行。避免未成年兒童或不能自理的人員因無人照顧而流落社會。這里還對學校的監護權力做了較為深入的解釋,學校在一定意義上也有保護孩子的義務但無監護人的義務。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母親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婚姻法如何規定
2020-12-07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什么是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2-06政府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2020-12-29城中村拆遷可以要求原地回遷嗎
2021-01-18拆遷補償有沒有具體標準
2021-02-14如何判斷拆遷補償是否合理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