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由于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不足,只是需要監護人,一般是由父母擔任的,當然也會有特殊情況,會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人擔任。但是在被監護人達到十八歲以后,這個時候還需要監護人嗎?在填寫資料的時候,監護人一欄年齡達到18歲監護人要填什么?
根據民法通則
第十一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可以看出我國的成年年齡是18歲,只有未滿18的人才需要監護人.
民法通則另附
第二節 監 護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這就是對于18歲監護人要填寫的內容的法律規定了。我國法律規定,公民在達到十八歲以后,沒有殘疾情況的,就是完全行為能力的人,這時就不在需要監護人了。我國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對于未滿十八歲的人們,法律都會給予適當的優待,因為他們還不是完全具備行為能力。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與訴訟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042020刑事訴訟法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7刑事犯罪中為何要繳納罰金
2021-03-01行政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按揭車是否可以抵押
2020-12-17車禍臉部哪種程度可以評級
2020-12-27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