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照顧孩子的起居、輔導學習。即使是父母,也不能侵害孩子的合法權益,我國民法總則中規定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那么,父母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怎么辦?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做個具體了解。
一、父母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怎么辦?
我國《民法通則》明確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前款所列行為,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照民法通則第十六的規定,另行確定監護人。
二、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
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以教養、保護為目的。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并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于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監護人為法律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監護人在行使財產管理權時,得為被監護人的利益而使用或處分,但對不動產的處分,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嚴加限制的。為了防止監護人利用監護關系侵害被監護人的權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監護人不得接受被監護人的財產。有的國家在法律上還特設監護監督人,以保證監護人依法履行其職責,在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利害有沖突時保護后者的權益,并設有監護法院等專門機構。
綜上所述,既然是監護人,父母就應該負起責任,父母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被監護人其它親屬可以要求變更監護人,取消父母的監護資格。造成損失的,父母還得賠償被監護人的損失。在沒有合適監護人的情況下,法院可以指派街道辦或者居委會做監護人。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侵權行為怎么規定
2021-03-02同居關系能否申請保護令
2021-01-21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妻子私自轉賣房屋會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2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女方離婚訴狀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1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