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一個法治社會,我們大家都知道對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都會有相應的監護人,來保障被監護人的生命財產不受侵害。在未成年人父母雙亡后,監護人由父母變為他人,那么其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么?監護人處置被監護人財產的依據是什么?
監護人處置被監護人財產的依據是什么?
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規定“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根據這一規定,監護人只有保護被監護人財產的權利,沒有處分的權利。
哪些人可以作為法定監護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或者民政部門。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
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擔任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出可以擔任監護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監護人處置被監護人財產的依據是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八條規定,這條內容規定了監護人無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如果監護人的行為不當,可以依法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如果您對此還有疑問,可以咨詢專業的律師。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贈與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19申請醫療事故鑒定要哪些材料,鑒定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0如何請律師
2021-03-06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紅線范圍內臨時搶建,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5國家對拆遷安置有沒有統一政策
2020-12-25一戶兩房拆遷安置費怎么算
2021-02-08濟南的房屋拆遷補償怎么樣規定的
2021-01-09戶口所在地拆遷但沒有房產是否賠償
2021-03-22國有土地上的私房,離婚后房產拆遷補償怎么分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