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不少夫妻因為一些小矛盾或者意氣用事,最后各自分道揚鑣。有些小寶寶從小就要受到離異帶來的不幸。父母離婚后,為直接撫養方依然有著對子女養育的責任,同時也可以進行探望的權利。那么我來為大家講一下離婚后嬰幼兒探視的知識吧!
一、法律條文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一般法院會判決另一方在每個月的單周或雙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視權,也可能會有一至兩天的探視時間。如果另一方行使探視權明顯影響孩子的成長健康,或十周歲以下的兒童明確不愿被另一方探視,可另行向法院起訴,由法院暫時中止另一方的探視權。除此之外,任何人不能剝奪另一方對孩子的探視權。
二、探望權次數
探望權是一項立法權利。探望權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權的主體執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離婚判決或雙方生效協議的實質性內容。這種權利是父母基于親子關系而享有親權的一種體現。只要當事人在離婚或變更撫養關系時不放棄,探望權就與直接撫養權同時成立。這種權利不需要確定,是自然享有的,所需要主張只是探望方式、時間等。
由于探望權的行使,涉及到直接撫養子女一方及子女的利益。修訂后的《婚姻法》規定:“行使探望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婚姻法》在確定探望權的行使問題上,確立了當事人協議與法院判決兩種方式,并且確立了“當事人協議優先”的原則。
根據“協議優先”的原則,探望權的行使首先由當事人協議。協議的內容主要包括探望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問題。協議可在法庭外進行,也可在人民法院調解過程中進行,協議的內容應記載在離婚調解書上。之所以由當事人協議,是因為當事人雙方對自己和子女生活實際狀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達成的協議不致脫離實際情況,同時通過平等協商達成的協議也容易執行。
所以綜上所訴,其實探望權一般都是以協商為主,兩方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協商探視的時間地點以及次數。不過,小孩子都希望有一個完整的家,他們不希望自己爸爸媽媽離婚。離婚后嬰幼兒探視的知識就講到這啦!
離婚小孩撫養權怎么爭取?
關于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兩個孩子離婚后撫養權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中偷拍偷錄能作為訴訟證據嗎
2021-02-23什么時間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2021-01-20遲到會被辭退嗎
2020-12-16輕傷鑒定標準是如何的
2021-01-13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房屋拆遷補償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5國有及農村土地征地拆遷補償費有哪些,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