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某些監護人會不經被監護人同意擅自處理其名下財產,針對這種情況,有些朋友提出疑惑,監護人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有效嗎?是否是無權處分的一種。我國明確規定,監護人除了保護被監護人的利益之外,使不得擅自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的。下面來看詳細介紹。
一、監護人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有效嗎?
無效,且應該賠償被監護人損失。民法通則第十八條 【監護人職責】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二、監護人能否處分被監護人財產
(一)監護是為了監督、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置的一項制度。其中,承擔監督、保護義務的人稱為監護人,受監督和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與被監護人有親密關系的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
(三)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與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也是不太一樣的,對于未成年人法定的第一監護人應該是其父母,而對于精神病人而言,則法定第一監護人應該是其配偶。希望通過華律網小編整理的內容,大家能夠知道該如何確定法定監護人。
以上回答了大家的疑惑,可見監護人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是無效行為,我國民法通則是有明確規定的,如若監護人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是需要賠償損失的,而被監護人也應當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同時是對于不同行為者,其法定監護人是不同的,這一點需要注意。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兒子沒能力贍養老人怎么辦
2021-01-15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撤銷
2021-02-12土地互換糾紛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1-01-21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由誰制定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