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在道義和法律上都應該是理所當然要為那些沒有足夠能力的人設立的,但是有些個別的情況可能沒有人愿意擔任監護人而只能要求法院來強制指定。那么,法院特殊程序指定監護人是怎樣的?其實法院所根據程序指定的監護人主要還是要在有資格的人中進行進一步的篩選最后指定。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法院特殊程序指定監護人是怎樣的?
(一)平等原則在民事訴訟主體之間的運用
中國民訴法第8條規定:“當事人有平等的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
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通常認為,此為中國的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這些原則分為三類:一是雙方當事人共同享有并能行使的權利。比如委托代理、申請回避、收集提供的證據、申請財產保全、在法庭提供新證據、要求重新調查、提起上訴、申請再審或執行等;二是雖為當事人雙方享有,但需由雙方當事人共同行使才能產生法律后果的訴訟權利包括請求調解、自行和解、質證;三是一方當事人專有的訴訟權利,包括放棄、變更訴訟請求、撤訴,而承認、反駁訴訟請求和反訴則專為被告享有。
1、當事人雙方的訴訟地位完全平等
2、實體權利的享有者與實體義務的承擔者訴訟地位平等
3、雙方當事人擁有同等的行使訴訟權利的機會、便利和手段
4、人民法院要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平等保護和平等對待
(二)平等原則在經濟體制改革中的地位及其探析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經濟管理體制包括客觀管理制度、政策和企業管理機制,都是從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參考過來的模式,主要是依靠國家權利貫徹所謂的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實際上是一種權利經濟)。所有企業都是計劃的執行單位,沒有絲毫經營自主權。同時由于企業內部分配上的平均主義,勞動貢獻與經營管理者和職工的收入沒有關聯,嚴重挫傷了大家的勞動積極性。經濟結構失調,產銷脫節,資源浪費,產品質量差,積壓和緊缺并存的問題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的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從農業生產單位的產權制度開始改革,實行家庭聯系承包,取得了明顯效果,于是城市經濟改革也仿效農村承包責任制模式,但由于不了解農村改革產生效果的根本原因,致使城市經濟改革出現了產權關系不順,監管不力,結果風險和虧損全由國家來承擔的被動局面。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實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開放的方針,并在經濟體制方面有步驟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農村在穩定和完善生產責任制的基礎上,出現了多種經營方式和多種形式的經濟聯合,農村經濟正在由自給半自給的經濟向著較大規模的商品經濟轉化。城市工商業改革從擴大企業自主權開始,逐步進入到改革經濟管理體制和商品流通體制,大大地拓寬了市場調節的范圍,城市經濟開始從行政區域、行政層次、行政原則組織、主要采取行政命令方式調節的經濟模式,向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轉化。我們認為,經濟體制改革中發展的商品關系,正是確立中國民法平等原則的客觀依據,我們必須發揮平等原則在調整商品關系中的作用,以民法特有的平等自主、自愿協商、等價有償的手段和方式,促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在中國迅速發展。
平等原則作為調整商品關系的基本方針和指導思想,并不是毫無意義的抽象和概括,而應有其特定的內容和具體的表現形式。考慮到中國實際生活的需要,平等原則不僅應作為民事立法的指導性原則,而且應在各個民事制度中有所反映。
第一,在主體制度和法人制度中,確認民事主體地位完全獨立。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在法律上應具有獨立的人格,而不是行政機構的附屬物。現在,全民所有制企業擴大了自主權,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城鎮個體戶、農村專業戶、重點戶大批涌現,成為社會生產的基本單位;此外,還有城鄉各種形式的經濟聯合體,經濟特區的各種類型的經濟組織,他們在市場上都是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能以自己的名義參加商品交換和財產流轉,這就擴大了原有的民事主體的范圍。
第二,在所有權制度和其他物權制度中,確認民事主體財產充分自主,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財產自主,是進行商品生產和交換的必然要求,財產自主與地位獨立是緊密相連的。根據民法平等原則的精神,中國民法的所有權制度和其他物權制度,必須保障各個民事主體對其財產自主經營和獨立支配的權利。
第三,在法律行為制度和合同制度中,確認民事主體意志活動的相對自由,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意思自愿和協商一致,是商品交換正常進行的一般條件。隨著現行計劃體制的改革和市場調節范圍的擴大,人們之間關于產供運銷的經濟交往日益增多,諸如買賣、購銷、承攬、加工、租賃、勞務等成為商品生產和交換的常見法律形式,對于這些經濟活動的調整,不宜采用行政干預和高度集中管理的方式,而必須依從民法的平等原則。
以上就是關于法院特殊程序指定監護人的相關內容。綜上所述,監護人的指定本來如果經過私人的協議就可以得出結果的,但是偏偏很多人為了逃避責任而最后走入了訴訟的程序而只能通過法院的指定才能夠決定最后強制需要承擔的監護人是誰。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同中國居民結婚的材料
2021-02-19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農村的房屋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9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針對高空墜物的保險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06校方責任險責任認定案例
2020-11-23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