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沒有成年的時候一般都是身心都沒有成長完全,對于問題的判斷一般都是有著不完善的判斷,所以說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我們國家規定的是必須要有監護人。監護人一般都是到了十八歲就沒有監護的義務了。那么年滿18歲在校學生是否還有監護人?
成年了,就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了,不再有監護人一說。父母對孩子也就不再有撫養義務了。
1、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2、一般情況下,只有未成年人才需要監護人。成年人的,只有不能辨認或者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才需要設置監護人。
3、民法通則
第十四條 【監護人的法定代理權】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三條 【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二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4、你的情況:離婚判決的是撫養權,不是監護權,你的理解是錯誤的。
其次,十八歲以后,可以自己選擇與誰居住。這與監護權無關!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按以下程序與方式確定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二節 監 護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姐;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對于年滿18歲在校學生是否還有監護人的問題我們是可以通過我們國家的規定來進行了解的,我們國家的規定是監護人針對的往往是未成年人,所以說對于年滿十八歲的人來說已經是成年人了已經不需要有監護人了,法律規定當中也沒有監護人這一說。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轉讓的概述是什么
2020-12-09盜竊多少錢才構成犯罪和判刑
2021-02-14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強奸罪與嫖宿幼女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2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