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監護人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因為監護人必須要保護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那么老年人有監護人嗎,應該怎么樣給老年人確定監護人呢?如果老年人沒有具務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可以有監護人的,一般都是從自己的子女、或者是親戚里面選擇,那下面就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老年人未事先確定監護人的,其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確定監護人。為了保障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和財產權益,我國設置了監護人制度。監護人的主要職責就是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老年人是一特殊保護群體,為了能夠更好地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對確定老年人監護人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什么是監護人?
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包括:(1)法定監護人,(2)指定監護人,(3)遺囑監護人,(4)委托監護人。上述監護人又可分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監護人應具有監護能力,符合法定資格,并克盡監護職責,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與監護職責相適應,監護人主要具有以下權利:(1)有權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2)有權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3)有權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并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4)有權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5)有權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監護人依法行使監護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均無權干涉。
監護人有哪些分類?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①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②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③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對于沒有上述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應由下列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
沒有上述監護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可由有關行政機關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綜合上面所說的,老年人也是可以有監護人的,但必須是在沒有任何民事能力的情況下或者是生了重病才有,如果具有民事能力,身體也沒有任何情況下,只能說是對于老年人的贍養不能說是監護,但不管是贍養還是監護,作為子女的我們都必須要照顧自己家中的老人。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共同債務一方死亡怎么辦
2021-03-05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行政機關凍結銀行存款可以不通知當事人嗎
2021-02-28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保險法充分保護投保人利益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由誰制定
2021-03-20作“釘子戶”對于拆遷補償到底有沒有優勢
2020-12-15回遷房質量有問題,能否拒收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