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確定監護人的,必須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⑴必須經過有關組織予以指定。對于未成年人,要先由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于精神病人,要先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才能受理。未經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法院確定監護人要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中的(1)(3)項或第17條第1款中的(1)~(5)項規定確定指定監護人的順序。
(3)如果是被指定人不服的,還應當在接到有關組織關于指定監護的通知(書面或口頭通知)的次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起訴的,按變更監護關系處理。
二、如何申請指定監護人
我國《民法通則》第17條“ 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睂τ谥付ūO護做了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一)至(五)項所列人員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有關組織即依法進入了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的階段,既可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行使指定監護人的權力,又有義務根據所了解掌握的情況主動為當事人所涉及的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直至依法作出指定的決定并通知被指定人。
三、指定監護的原則
不管是法定監護還是指定監護,都是以被監護人為中心,因此有關組織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雖然不受順序的限制,但都必須遵守一條原則——對被監護人有利,亦即應充分考慮將被指定的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根據第十一條的規定,認為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這一原則也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指定監護人時必須遵循的。
因此,對于沒有監護人的未成年人或者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弱者來說,具有一個監護人是非常重要的。在法院進行指定監護人的期間,監護人的備選應當符合以上幾種情況。同時,監護人應當盡自己的全力行使好監護權,做到關愛被監護人,保證被監護人健康生活,得到相應的關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訴執行案件法院管轄異議怎么辦
2021-03-26股份有限公司向銀行貸款需要股東簽字嗎
2021-02-01交通事故占據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