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監護多久才算完成義務?
父母對18周歲的孩子因被監護人獲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而自然終止。
監護權,是監護人對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人身權益、財產權益所享有的監督、保護的身份權。是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實施管理和保護的法律資格。
對于處于父母保護之下的未成年人來講,法律已詳細規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這些未成年人的監護權人就是他的父母。
年滿18周歲是成年的標志,《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監護終止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情形:
1、被監護人獲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監護人或被監護人一方死亡。
3、監護人喪失了行為能力。
4、監護人辭去監護。監護人有正當理由時,法律應允許其辭去監護,但這不適用與未成年人的父母。
5、監護人被撤銷監護人資格。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怎么辦
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負有撫養義務,是建立在未成年人的父母“無力撫養”的基礎上的。因此,對于 父母有能力撫養,而未盡到撫養義務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當然可以要求該未成年人的父母履行撫養義務。而且,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屬于不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 人的合法權益,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
怎么確定法定監護人的范圍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綜合上面所說的,監護人的職責是一定要監護到被監護人已經有了民事能力的時候,就可以終止了,但是如果被監護人有其它特殘情況的話,那么監護人就必須還要履行監護的義務,所以,對于監護人的職責是一定要看被監護人的實際情況是怎么樣的,情況不同處理的方法也不同。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工傷怎么維權
2020-11-29要約人未確定承諾期限如何處理
2020-11-09公證委托收費標準
2021-03-20法律意見書的注意事項
2020-11-08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嗎
2020-12-21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喪葬費全由配偶繼承嗎
2021-01-04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何謂家庭冷暴力?發生家庭冷暴力怎么處理
2020-12-05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