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需監護人法律規定是什么?
《民法通則 》中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如果是精神病人則不受年齡限制。同時也規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并對擔任監護人的法定條件和程序也進行了明確規定:
《民法通則 》第十一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二條 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二、監護人名詞解釋
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包括:
(1)法定監護人,
(2)指定監護人,
(3)遺囑監護人,
(4)委托監護人。上述監護人又可分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監護人應具有監護能力,符合法定資格,并克盡監護職責,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與監護職責相適應,監護人主要具有以下權利:
(1)有權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有權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有權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并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
(4)有權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5)有權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監護人依法行使監護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均無權干涉。
從法律上來說,18周歲已經是一個完全的成年人了,18周歲的很多孩子雖然還屬于上學而且不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可是,父母的撫養和監護義務是從18周歲以后在法律上就終止了,如果父母能夠正確的理解監護人的職責,等孩子長到18歲,在很多事情上都是要充分尊重孩子自身的意見的。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賠償如何區分農村和城鎮
2021-01-25知識產權專利證書幾年到期
2021-02-07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房屋贈與子女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0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