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有權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一)監護是為了監督、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置的一項制度。其中,承擔監督、保護義務的人稱為監護人,受監督和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與被監護人有親密關系的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
(三)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如何確定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制度,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在正常的情況下監護人是無權處理被監護人的任何財產的,但是因為需要給監護人繳納教育費用,或者籌資醫療資金,監護人是不需要征求被監護人同意的。除了這兩種情況下,監護人私自處置被監護人的任何財務都是犯法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多長時間可以變更一次
2020-11-27旅游時導游強迫買東西怎么維權
2021-01-15反擔保成立的要件是什么,組合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23宅基地贈與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妻子私自轉賣房屋會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2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60歲車禍保險賠償多少錢
2021-01-14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產險投保指南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