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監護人不想擔任怎么辦?
法定監護人不想擔任監護人的情況下,可以把監護權轉讓給一個條件的人。找不到合適條件的人就必須要自己擔起這個監護人的責任和權利。
首先,所謂法定監護是指監護人直接根據法律規定而產生。法定監護是指監護人直接根據法律規定而產生。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首先應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無監護能力的,按順序應由以下人員擔任: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除此而外,經有關單位同意,精神病人的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擔任監護責任,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指定監護是指監護人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權指定監護人的單位、組織的指定而產生。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指定監護有兩種情況:
1、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時,有關單位或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
2、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在以指定監護方式設立監護的情形,如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作出維持或撤銷原指定的判決,如果原指定被判決撤銷,人民法院應另行指定監護人。
監護人在下面情況下可變更和終止
(一)監護人的變更
監護人不宜繼續擔任監護人或者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組織的申請,經查明事實,撤銷監護人的資格。通過訴訟撤銷監護后,原監護人的監護權利被取消,依法應另行確定監護人。所以,撤銷監護并不意味著被監護人不再需要監護,而是撤換新的監護人,這實際上是監護人的變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法通則的實施意見》第 18條規定:“監護人被 指定后,不得自行變更。擅自變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監護人和變更后的監護人承擔監護責任。
(二)監護人的終止
監護的終止,設定監護的客觀條件自然消失,導致監護的存在成為不必要,從而解除監護關系。引起監護關系終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被監護的未成年人已達成年。
2、被 監護的精神病人痊愈,并已由人民法院作出撤銷監護的裁決。
3、監護人死亡。
綜上所述,有的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法定監護不僅是法律要求也是道德上應該主動監護的義務,但是也有的成年人不愿意負責人就想要推脫自己法定監護人的身份,所以除非當事人能夠找到比自己更加合適的監護人否則是不能夠推脫自己的監護責任的。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標準不公布,我們可以在哪里查看
2020-12-28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雙保險”不等于“雙賠付”
2021-03-25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0-12-26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