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監護人證明怎么開
監護是指對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監護公證是指公證機構依法證明當事人享有監護權的事實或當事人之間簽訂的監護協議真實、合法的活動。有些情況下,特別是在涉外交往中,監護人為履行監護職責首先要證明自己享有監護權,在這種情況下,公證處可以為當事人辦理監護公證。
監護公證由當事人住所地的公證處管轄,監護協議公證也可由協議簽訂地的公證處管轄。當事人應當親自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請時,應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的身份證件;
2、與被監護人關系的證明;
3、被監護人的基本情況;
4、其他材料。如監護協議,有關單位同意的證明等。
監護協議不得含有強制未成年人接受宗教訓練等有礙被監護人成長的內容,對不符合我國憲法和有關政策規定的監護協議,公證處不能給予公證。
二、老人監護人如何確立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父、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對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
這里指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有關單位指定監護人不服,或者指定其他近親屬為監護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按特別程序進行審理,確定監護人。人民法院可以將《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和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視為指定監護人的順序。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根據后一順序監護人監護能力的強弱、行為、品德情況,按照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擇優確定。這種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有關部門或人民法院指定監護人的做法,在民法上叫做指定監護。
因此,如果老人喪失了民事行為能力的話,那么按照法律規定一般是由其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作為其監護人的。
監護人的確立,主要是針對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及無民事能力的老年人等,這是為了保障被監護人基本的生活需要,保障自身的基本需要而設立的。老年監護協議必須包含雙方的基本信息,尤其是親屬關系的證明,相關的監護協議的內容。如果監護人需要更換如何更改,具體咨詢專業的律師。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戶口在娘家的外嫁女是空掛戶嗎,能獲得土地補償嗎
2021-01-30涉及財產的律師收費適用什么收費方式
2021-02-26連帶之債由什么構成
2021-01-04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交通事故保險怎么理賠
2020-12-21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