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委會不給指定監護人怎么處理?
村委會如果不給指定監護人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請求法官以判決的形式來確定監護人。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哪些人可以成為監護人
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并依法律規定產生。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綜上所述,農村的村委會的作用就是在農村居民家庭中發生困難時出面給予一定幫助的組織,而在個人家庭中需要監護人卻沒有人愿意承擔時應該就有村委會執行其權力來指定,而村委會拒絕或者不給指定的可以起訴要求法院來指定。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保險公估人的職能
2020-11-26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有哪些以及如何登記
2021-02-11關于國家鼓勵開荒地的政策
2021-01-11違建房屋,拆遷時怎么做,才盡可能的有補償
2020-12-22拆遷獎勵越早拿越好嗎,應該什么時候拿呢
2020-11-21拆遷沒有房產證怎么辦
2021-03-07拆遷安置房如何過戶到子女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