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結婚后丈夫是妻子的監護人嗎?
妻子有精神疾病,屬于限制行為能力或者無行為能力人的,基于夫妻關系,一般由丈夫作為其監護人;離婚后,夫妻關系已經不存在,丈夫不再作妻子的監護人,改由妻子的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近親屬擔任監護人。如果配偶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配偶為其監護人。如果離婚,當然不再是法定監護人。此時,由其他有權監護的人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不存在沒有法定監護人。其他有權監護的人有: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且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二、監護人承擔責任的規則是什么?
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則推定監護人有過錯,都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監護人能證明自己盡到了對被監護人的監督和保護義務的,可以適當減輕而非免除他的民事責任。一般說來,法院在認定監護人是否盡到了監護責任時,應根據社會一般人能盡的監護義務,結合被監護人的年齡、監護人的監護條件和能力,以及周圍社會環境等因素綜合考察確定。一般說來,被監護的未成年人年齡越小(或精神病人病情越重),對監護人的監護義務要求越高。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以責令這些單位適當給予賠償。監護人此時也應承擔民事責任,但他可以以自己盡到了監護責任為由,適當減輕自己的民事責任。
然而,監護人對于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時,因監護人為自然人或單位的不同,監護人承擔的民事責任也有差別。自然人擔任監護人的,沒有財產的被監護人造成他人的損害時,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有財產的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的,首先用被監護人的財產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在后一種情形下,監護人僅承擔補充性的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夫妻雙方結婚后,如果妻子患上精神疾病,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緒及行為的,丈夫是法定的監護人,這個是毋庸置疑的。當然,妻子是正常人,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話,就談不上監護問題。丈夫因妻子精神存在問題離婚的,就不再承擔監護義務,要由他人擔任。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溢價部分如何交稅
2021-02-14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
2021-01-12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購買汽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3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只要一出事故保險公司的免賠率就是20%嗎
2021-03-04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外出旅游買什么保險好?
2020-11-27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分別是多少
2021-01-26私自轉讓集體土地怎么處理
2020-12-30合法的拆遷補償標準,到底應該是什么樣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