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立法現在開始重新調整家庭關系和監護制度,其中也真的是體現出了很多人對于已經習以為常的親子關系沒有發生觀念上的改變。法律意識極度貧瘠和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有些人只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爸爸和媽媽,然后涉及到填寫監護人稱謂的時候就犯了難,監護人的稱謂就是填寫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
一、在我國監護人稱謂是什么意思?
一般就是直接寫爸媽的姓名即可。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民法總則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
《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監護人的稱謂就是說監護人的姓名,如果沒什么意外的話也就是爸爸媽媽的姓名了,或者隨著父母離異和其他客觀因素變化的是由奶奶照顧自己長大的,那監護人稱謂這一欄就填寫奶奶的姓名,所以監護人稱謂特別的簡單,社會發展到這種地步,必要的法律常識是要主動去學習一下的。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
2020-12-10驗資費用的收取標準
2020-12-18注冊商標對消費者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2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企業必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嗎
2020-12-19保險受益權的權利范圍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