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離婚的時候沒有獲得撫養權的一方需要實際支付撫養費,按照規定撫養費一般是要根據子女的生活學習需要、父母的經濟收入以及當地的消費水平確定的,當然也可以用一方月總收入的20%-30%作為支付給孩子的撫養費。下面,小編就來具體為大家介紹一下離婚支付撫養費標準的詳細內容。
一、離婚支付撫養費的標準是什么
子女的撫養費一般包括子女生活費 、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在離婚案件中,人民法院一般是根據以下三大標準來確定子女撫養費的數額: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根據司法解釋,夫妻雙方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可按以下標準支付:
(一)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二)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三)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二、子女撫養費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1、一次性給付
對于這種給付的方式,雖然有人認為應謹慎使用,但目前因人們經濟收入有顯著的增加,工作調動甚為頻繁,也考慮到法院的執行效率;在法院判決離婚涉及子女撫養費的,往往大多都采用這種方式。而且這種方式被大部份當事人所接受。
2、定期給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給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給付,以物折抵往往適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一次性給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歲為底線,即具體數目是按月或年的撫養費的數額乘以將子女撫養至十八周歲為止,計算總數一次性給付完畢。子女撫養費發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變動性,在父母的經濟狀況撫養能力及社會實際生活水平發生變化時,可以提起要求增加、減少或免除撫養費;子女要求增加撫養費的事由包括:
(1)原定撫養費數額不足維持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
(2)因子女患病、上學等,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
雖然說撫養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義務,但在離婚的情況下,如果父母協商一致沒有獲得撫養權的一方也不需要支付孩子撫養費的話,其實這樣的約定也是可以的。但要是雙方在撫養費上面產生了爭議而起訴到法院的,則一般法院肯定不會做出這樣的判決,即使需要支付撫養費的一方經濟確實困難,也只會是適當的減免撫養費。
2020年不給子女撫養費的后果是什么
新婚姻法關于子女撫養費的規定
離婚后女方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對業主有約束力嗎
2021-02-10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拆遷補償不透明,可以申請信息公開嗎
2021-03-16對征收拆遷補償不服,信訪可以嗎
2021-02-25經營性商業用房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