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肯定都知道監護人,監護人基本上是人人都可以當的或者說在今后的生活中肯定要當的。監護人其實在我們國家的規定當中規定的是并不一定僅僅指的是人,單位也可以作為監護人,單位監護人的權利和義務其實和人作為監護人的權利和義務是差不多的。那么單位作為監護人被監護人侵權了損害有誰賠償?
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被監護人侵權造成的損害由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但被監護人如果自己有財產的,應以他的個人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
如果單位作為監護人的,則應由單位承擔責任,但被監護人如果自己有財產的,應以他的個人財產賠償,不足部分,單位監護人不另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是《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單位作為監護人,被監護人侵權造成的損害,自然由單位賠償。
職責
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以教養、保護為目的。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并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于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監護人為法律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監護人在行使財產管理權時,得為被監護人的利益而使用或處分,但對不動產的處分,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嚴加限制的。為了防止監護人利用監護關系侵害被監護人的權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監護人不得接受被監護人的財產。有的國家在法律上還特設監護監督人,以保證監護人依法履行其職責,在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利害有沖突時保護后者的權益,并設有監護法院等專門機構。
對于單位作為監護人的時候被監護人的合法利益被損害了的話我們國家規定的是肯定需要單位進行賠償的,因為監護人的義務就有保護被監護人的合法財產和合法權益的規定,對于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財產合法權益的事情是必須要賠償。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公司怎樣才能是抵押權人
2020-12-21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宅基地拆遷補償怎么給,是參考區片綜合地價嗎
2020-11-13農村耕地征用補償糾紛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24拆遷房算婚后財產嗎
2020-11-28公房拆遷有幾種補償方式
2021-03-17企業拆遷中,企業有權利選擇評估公司嗎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