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后監護人順序是怎么規定的?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
1、父母;
2、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3、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上述三種法定監護人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根據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之間的血緣、組織等關系的遠近而確定的。《民法通則》第16條中關于這種法定監護人可擔任人員的排列順序,應當視為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只要前一順序有人可作為監護人,后一順序的人就不能擔任監護人。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1條的規定,即使夫妻雙方離婚,也改變不了他們皆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的身份。因此,即使夫妻雙方離異,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也是夫妻雙方。
二、法定監護人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做了相關規定: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的順序跟父母有沒有離婚之間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關系,民間還是有很多人都已經把撫養制度和監護制度混為一談。事實上,除特定的條件之外,法院或者其他任何人不能夠因為其中一方失去了孩子的撫養權,就理所應當的剝奪其監護權,所以在離婚后,孩子的監護人仍然是父親和母親。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會通知去拿定責書嗎
2020-11-17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新三板掛牌概要
2021-01-08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吃霸王餐構成什么罪
2020-12-15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