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大家一定聽說過監護人,但是可能對誰是第一監護人有點搞不清楚。其實爸爸媽媽都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就是哥哥或者是姐姐了。孩子最親密的人就是父母了,畢竟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能排序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法律的解釋吧。
一 、小孩的第一監護人是誰,父母都是第一監護人。
法律上監護人并沒有區分為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作為父母均是監護人,沒有第一、第二之分。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按照以下原則來確定:
一、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三、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四、沒有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夫妻離婚以后,監護權一定歸屬父親嗎
對子女監護權的歸屬,是以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做考慮,不再想當然爾歸給父親,法官在衡量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歸屬,主要是根據子女的年齡、性別、健康情況、子女意愿與人格發展需要,以及父母的年齡、品行、經濟能力、職業、父母保護教養子女的意愿及態度、對子女的教養計劃、與子女的互動與感情狀況等種種因素,作為判斷子女監護權的依據。
監護權判給對方,如果對方不照顧孩子,該怎么辦
監護權歸屬一方后,就應該對未成年子女負起教養責任,如果行使監護權之一方未盡保護教養之義務,或對未成年子女有不利之情事時,未享有監護權之一方、未成年子女,可以請求法院變更監護權。
就像開頭說的爸爸媽媽的愛是不能排序的,所以父母都是小孩的第一監護人。父母的監護權是第一梯隊的,是第一監護人,然后按照血緣關系的親疏再排第二監護人、第三監護人,依序排列。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離婚子女撫養權判決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如何判定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021-02-03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保險代理人可以全權代理保險人嗎
2021-02-09個人承包合同
2021-01-29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據什么認定
2020-12-2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