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大家一定聽說過監護人,但是可能對誰是第一監護人有點搞不清楚。其實爸爸媽媽都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就是哥哥或者是姐姐了。孩子最親密的人就是父母了,畢竟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能排序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法律的解釋吧。
一 、小孩的第一監護人是誰,父母都是第一監護人。
法律上監護人并沒有區分為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作為父母均是監護人,沒有第一、第二之分。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按照以下原則來確定:
一、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三、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四、沒有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夫妻離婚以后,監護權一定歸屬父親嗎
對子女監護權的歸屬,是以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做考慮,不再想當然爾歸給父親,法官在衡量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歸屬,主要是根據子女的年齡、性別、健康情況、子女意愿與人格發展需要,以及父母的年齡、品行、經濟能力、職業、父母保護教養子女的意愿及態度、對子女的教養計劃、與子女的互動與感情狀況等種種因素,作為判斷子女監護權的依據。
監護權判給對方,如果對方不照顧孩子,該怎么辦
監護權歸屬一方后,就應該對未成年子女負起教養責任,如果行使監護權之一方未盡保護教養之義務,或對未成年子女有不利之情事時,未享有監護權之一方、未成年子女,可以請求法院變更監護權。
就像開頭說的爸爸媽媽的愛是不能排序的,所以父母都是小孩的第一監護人。父母的監護權是第一梯隊的,是第一監護人,然后按照血緣關系的親疏再排第二監護人、第三監護人,依序排列。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離婚子女撫養權判決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意外失火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08嫖娼事后如何認定
2020-12-07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勞動者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的后果
2021-03-26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1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死"保單幫您"活"理財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