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微博侵犯名譽權處理方式是什么?
微博是現代人喜歡的社交平臺之一,很多人每天都會上上微博,瀏覽一下新鮮的新聞資訊等等。侵犯名譽權案件的處理方式通常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雖然網民有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撰寫文章、發表評論的自由,但這種自由權并不是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微博上的言論自由同樣應建立在遵守法律的基礎之上,必須以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為前提。
譬如在微博公開發表對某人人身攻擊和侮辱的言詞,并直接將某人的姓名、住址等信息暴露于公共網絡并宣揚其臆想的事實,造成貶損某人名義的社會評價等行為可構成侵犯名譽權。
二、名譽權被侵犯如何認定?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情節嚴重的,將會構成侮辱罪或誹謗罪。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
綜上所述,人們使用微博應該遵守相關規定和法律制度,不得干侵害他人利益的事情,比如侮辱誹謗,侵害名譽等。對于侵犯名譽權的情況,受害人可以向微博平臺提出,要求侵權的一方停止錯誤行為,賠禮道歉,如果造成比較嚴重后果,對方還應該賠償損失。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婚姻自由受兒女贍養要挾怎么辦
2021-02-14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怎樣選擇保險代理人
2021-03-0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