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住權跟撫養權有什么區別?
居住權和撫養權的區別是概念不同。
1、居住權是指對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屬設施占有、使用的權利。居住權起源于羅馬法。從淵源看,居住權最早產生于羅馬婚姻家庭關系中,而且與財產繼承制度緊密相關,最初是作為生活保障的制度設計而存在的。在羅馬共和國擴張以前以及擴張后的相當時間里,羅馬家庭在其社會生活中居于主要地位。 家庭的基礎是家長權。 與家長權相適應,在財產繼承方面實行概括繼承制度。 在當時的羅馬社會,死者往往以遺囑指定一家子為其財產的概括繼承人,而其他非家長繼承人一般不能取得家產繼承權。
2、撫養權是指父母對其子女的一項人身權利,撫養有婚生的撫養與非婚生的撫養之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各種原因的出現與發生,導致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擁有該權利的一方或雙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權決定是否與子女共同生活,該權利在子女成年時即消滅。
二、居住權性質
第一、居住權作為一種獨立的用益權制度,屬于物權,是一種他物權。由于居住權人可以對房屋直接行使其權利,但房屋所有人并無為之有積極作為的義務,故居住權屬于物權。同時,又由于居住權只有在他人所有的房屋上設定,因而居住權又屬于他物權。
第二、居住權的主體范圍限定為特定的自然人。因為羅馬法設立該制度的初衷就是:隨著“無夫權婚姻和奴隸的解放日多,每遇家長亡故,那些沒有繼承權又缺乏或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的生活就成了問題。因此,丈夫和家主就把一部分家產的使用權、收益權等遺贈給妻或被解放的奴隸,使他們生有所靠,老有所養。”故法人或其他非法人團體(如合伙團體)不可以成為居住權主體,其主體范圍具有有限性。
第三、居住權的客體為他人的所有的建筑的全部或一部分,還包括其他附著物。如中國物權法征求意見稿就明確規定:居住權的客體為他人的住房以及其附著物。故在自己的房屋上不能設立居住權。
第四、居住權是因居住而對房屋進行使用的權利,也就是為特定的自然人的生活用房的需要而設定的權利。居住權人只能把所取得的房屋用于生活需要,對房屋的使用只能限于為居住的目的,而不能挪作他用,比如用作商業房等。但也有學者認為當雙方當事人有約定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居住權人可以將少量的房屋予以出租以獲取收益。
第五、居住權具有時間性,期限一般具有為長期性、終身性。這點也是居住權的一項重要特征。居住權的期限可由當事人在合同或遺囑中確定或約定,如果沒有對期限作出明確規定,則應推定居住權的期限為居住權人的終身。這是因為居住權是用來供沒有房屋的人居住的,所以權利人對房屋的居住權如果沒有約定的話,應當理解為與其生命共始終。
第六、居住權一般具有無償性,居住權人無需向房屋的所有人支付對價,所以被稱為“恩惠行為”。這也是由居住權的性質、本質而決定了其應當是一種無須支付對價的無償行為,即使居住權人在其居住期間可能需要支付給所有人一定的費用,但它必然要低于租金,否則也就無設立之必要。
第七、居住權具有不可轉讓性。在羅馬法中,“人役權是不能讓與的權利,但權利的行使則可以轉讓,如轉讓某年對某土地的收獲權。就人役權的性質而言,它不能與權利人相分離,故權利人死亡,其權利即行消滅。”目前,在中國,對居住權中是否包含租賃權,學者們意見還有紛爭。
居住權是針對個人的一種基本權利的爭取,而撫養權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其實,居住權是可以通過購買、租用等這些方式取得的,夫妻之間在離婚了以后如果房產是判定為其中一個人的,那離婚以后另一方就失去了居住權,反觀撫養權,夫妻之間得有一方可能會失去撫養權,但這種撫養義務在孩子成年之前一直存在。
變更子女撫養權起訴狀范本
爭取子女撫養權時應該如何取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形股東的法律風險
2020-12-12給別人做擔保怎么取消
2021-03-05拖欠農民工工資入刑
2021-02-05騙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0-12-07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可以贈與嗎
2021-01-04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法定義務
2020-11-15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