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要旨解決公司僵局的重要途徑是化解股東之間的矛盾。公司是多種利益的集合體,為維護公司中各種利益的平衡,人民法院在判決公司解散前,應當先進行調解。這樣,不僅對股東有利,而且對公司和社會也有利,是一種雙贏的措施,也是解決解散糾紛的有效途徑。案情1998年3月28日,福建省莆田市的祁*華、周*治、魏*芳、何*霖、吳*珍等五人共同出資設立了莆田市**區紙制品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06.3萬元。股東出資額及比例為:由何*霖出資77.8萬元,占公司股份37.7%;由吳*珍出資28.5萬元,占公司股份13.8%;由祁*華出資36萬元,占公司股份17.5%;由周*治出資29萬元,占公司股份14%;由魏*芳出資35萬元,占公司股份17%。公司成立后,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2006年6月,公司股東祁*華、周*治、魏*芳等三人向法院起訴,要求解散公司。裁判莆田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多次召集當事人進行調解,分析公司陷入僵局的原因,講明解散公司對各方當事人利益的影響,尋求調解方案。2006年8月8日,各方當事人達成了調解協議:祁*華、周*治、魏*芳自愿將其在莆田市**區紙制品有限公司的股權以36萬元、29萬元、35萬元轉讓給公司股東之一何*霖。各方當事人應于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辦理股權轉讓的相關手續。解析公司出現僵局,在公司實踐中經常發生。新公司法賦予了股東在公司出現僵局情況下請求司法解散的權利。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但是如何審理公司解散訴訟案件則成了人民法院的難題。審理公司解散訴訟案件應當像審理夫妻離婚案件一案,由法官先做調解工作,并據此觀察股東之間的裂痕是否有愈合的可能。如果股東之間確實無法繼續合作,才能判決準予解散公司。因此調解在審理公司解散訴訟案件中處于重要地位,具有獨特的價值。公司作為社會經濟主體,涉及的并不僅僅是股東之間的個人利益,更包括公司債權人、公司員工、消費者等一系列“利益相關者”的切身利益,其存續和發展對于社會經濟秩序關系甚大,法院審理這類案件時,需要考慮解散公司對社會經濟秩序的沖擊,盡可能維持公司的存續。通過調解方式化解股東之間的矛盾,既實現了各股東的利益,維持了公司的生存,也有利于保護利益相關方的利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達到雙贏的效果。所以,調解應成為判決公司解散的必經程序。不解散公司是解決解散之訴糾紛的有效調解途徑。但是,在調解問題上,不一定必須要這種方式才能解決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自愿進行,如果當事人雙方通過訴訟調解,和好了,各方做出讓步,如控制股東同意在權力分配上做出某些改變,修改章程、撤銷或變更公司決議等。如果通過法院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同意解散公司,也可以以這種方式調解結案。這種結案方式有個問題,即,在股東未全體參加的情況下,參加訴訟股東的調解方案對其他股東是否有效力。筆者認為,這種情況下,如果參加股東的股權達到或超過法律或章程規定的作出決議的股權數,對其他股東有效力。如果沒有達到或超過法律規定的股權數,對其他股東沒有效力。也就是說這個方案不能作為結案的依據。新公司法對于公司或其他股東購買原告的股權,或者原告購買其他股東的股權,都有很多限制性的規定。調解協議如何符合這些規定,使調解協議內容合法,是調解中應當考慮的問題。1.收購股權導致公司股權全部歸于一人的問題。雖然新公司設立了一人公司制度,但是設立一人公司的條件比二人以上有限責任公司嚴格,如果收購的結果是全部股權歸于一人,且達不到一人公司條件的,調解協議內容的合法性就成問題。筆者認為,如果調解達成協議的內容是股權轉讓歸一人,并且轉讓的結果不符合一人公司條件的,調解內容應有由受讓人滿足一人公司的措施。2.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問題。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時,其他股東享有優先購買權。一般情況下,調解的結果不會出現由股東之外的人購買股權的情形,但是一旦出現,就要保護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以避免調解協議無效。3.公司收買股權的問題。如果調解方案是公司收買原告股東的股權,必須考慮購買資金的來源。按照新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一百六十九條的規定,公司的稅后利潤,應當提取利潤的10%作為法定公積金,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公司的公積金用于彌補公司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增公司資本。但是,資本公積金不得用于彌補公司的虧損。公司用于收買股權的資金運用必須符合這些法律規定,否則必須履行減資手續。對于公司收買的股東股權,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條做了規定,但該規定不適用于有限責任公司。本案案號為[2006]莆民初字第51號案例編寫人: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劉*榮【瀏覽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議庭成員必須參與開庭審理嗎
2021-01-24經濟補償金計算的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14農民工工資擔保保證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2021-02-19婚內財產歸屬協議書
2021-01-13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是多少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