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對撫養費時限的給付有什么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通知
11、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
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12、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
育費:
(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讀的;
(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一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定期給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給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給付,以物折抵往往適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一次性給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歲為底線,即具體數目是按月或年的撫養費的數額乘以將子女撫養至十八周歲為止,計算總數一次性給付完畢。子女撫養費發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變動性,在父母的經濟狀況撫養能力及社會實際生活水平發生變化時,可以提起要求增加、減少或免除撫養費;子女要求增加撫養費的事由包括:
1、原定撫養費數額不足維持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
2、因子女患病、上學等,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
如果上述理由發生以后,不撫養孩子一方,如果不增加費用,由撫養一方承擔,顯然不太公平。當然,無論生活費、教育費都應從實際出發,對于涉及數目較大的,必須由雙方協商確定,否則將由決定的一方個人承擔。現在較為突出的是擇校費。如農村孩子送到貴族學校學習。一次性要交五萬、十萬元,都應由雙方協商費用如何承擔。
至于減少與免除子女撫育費,主要是針對供養人的給付能力降低和經濟收入減少;或子女雖未滿18周歲但已有勞動收入,能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維持自己的生活所需這些情形。由于目前在實踐中,按月支付較多,所以撫養費的變更一般都以增加的占絕大多數。從上面內容可知,未實際撫養子女一方是否具有固定收入,會直接影響到子女撫養費的計算標準。
綜合上面所說的,對于撫養費的給付是沒有撫養孩子的一方所支付的這筆費用,而對于這筆費用的給付要按照法律的規定,至少要支付到孩子有民事能力才能夠停止,所以,在商量孩子撫養費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協商,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孩子的利益。
孩子的撫養費給付標準
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0最新子女撫養費起訴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物權法規定的浮動抵押
2020-11-08律師函有什么法律效力,律師函有什么法律作用
2021-02-07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拆遷房房產證辦理流程和辦理材料有哪些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