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監護人資格的情形有哪些
護因一定原因而產生,因此,監護也會在一定條件即發生監護的要件消滅的情況下終止。監護關系的終止還有絕對終止和相對終止之分,前者是監護的職務已失去存在的依據,是指監護職責的消滅;而后者是指監護職責的轉移,即監護未終止,但監護人因被卸任、辭任、死亡等原因而使該監護人的監護職務終止。關于監護的終止,我國除了在民法通則第18條中提到了失職或給被監護人造成侵害的監護人,經有關人員和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外,沒有任何其他的規定。
1當發生下列原因時,監護關系應當絕對終止:
(1)被監護人已經成年而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被監護人死亡或宣告死亡;如果被監護人未死亡而歸來,此期間又沒有終止監護的其他原因時,監護人應繼續履行監護職責;
(3)被監護人被他人收養;
(4)被監護人的父母不能行使親權的狀況消失,親權恢復;
(5)喪失民事行為的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宣告因被監護人恢復了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而撤銷;
(6)成年被監護人由配偶擔任監護人的,因離婚而終止監護。
2當發生下列原因時,監護關系應當相對終止:
(1)監護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
(2)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
(3)監護人因正當理由辭退了監護職務;
(4)監護人被法院撤銷監護職務。
3終止監護后監護人的義務。
監護終止后將產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最主要有監護人如下方面的義務:
(1)財產的清算。監護人在監護關系終止時應會同監護監督機關所指定的人(或其他法定人員)進行財產清算。
(2)財產的交還。在清算結束后,如有財產剩余,應將財產移交于新監護人,如受監護人已成年,則移交受監護人。
監護人并不是僅有父母才能做監護人,在父母無法良好監護未成年時,法院可以撤銷父母的監護資格。這是民法對父母法定監護的突破,對未成年的保護存在重要意義。當然僅有父母作為監護人被撤銷時,在父母存在真實悔悟,子女諒解同時滿足上述條件時,監護才有可能被恢復。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是指什么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應承擔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17簽了裝修合同怎么解除
2021-03-03試用期內不買社保違法嗎
2020-12-09合伙開公司成立程序是什么
2021-02-15交通事故發生后多久認定責任
2020-11-29出車禍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0-11-10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