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監護人資格的情形有哪些
護因一定原因而產生,因此,監護也會在一定條件即發生監護的要件消滅的情況下終止。監護關系的終止還有絕對終止和相對終止之分,前者是監護的職務已失去存在的依據,是指監護職責的消滅;而后者是指監護職責的轉移,即監護未終止,但監護人因被卸任、辭任、死亡等原因而使該監護人的監護職務終止。關于監護的終止,我國除了在民法通則第18條中提到了失職或給被監護人造成侵害的監護人,經有關人員和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外,沒有任何其他的規定。
1當發生下列原因時,監護關系應當絕對終止:
(1)被監護人已經成年而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被監護人死亡或宣告死亡;如果被監護人未死亡而歸來,此期間又沒有終止監護的其他原因時,監護人應繼續履行監護職責;
(3)被監護人被他人收養;
(4)被監護人的父母不能行使親權的狀況消失,親權恢復;
(5)喪失民事行為的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宣告因被監護人恢復了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而撤銷;
(6)成年被監護人由配偶擔任監護人的,因離婚而終止監護。
2當發生下列原因時,監護關系應當相對終止:
(1)監護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
(2)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
(3)監護人因正當理由辭退了監護職務;
(4)監護人被法院撤銷監護職務。
3終止監護后監護人的義務。
監護終止后將產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最主要有監護人如下方面的義務:
(1)財產的清算。監護人在監護關系終止時應會同監護監督機關所指定的人(或其他法定人員)進行財產清算。
(2)財產的交還。在清算結束后,如有財產剩余,應將財產移交于新監護人,如受監護人已成年,則移交受監護人。
監護人并不是僅有父母才能做監護人,在父母無法良好監護未成年時,法院可以撤銷父母的監護資格。這是民法對父母法定監護的突破,對未成年的保護存在重要意義。當然僅有父母作為監護人被撤銷時,在父母存在真實悔悟,子女諒解同時滿足上述條件時,監護才有可能被恢復。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是指什么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合同無法履行怎么辦
2021-02-03什么是先訴抗辯權
2020-12-15合同部分履行定金怎么退
2021-03-20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哪些人可以成為遺囑執行人
2020-11-22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