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明安(北大法學院教授)
前些天,有一位法律報刊記者采訪我,問法律人應具有什么品性。我想了想,作為一般法律人,首先恐怕是相對于政治人(政治家與政治學者等)而言,其次是相對于經濟人(企業家與經濟學者等)而言,再次是相對于哲學人、文學人、科學人等而言。有了這么一個思路,我腦子里就開始有了法律人品性的概念。于是,我對記者說,法律人的品性主要有三:信仰法律、追求正義、崇尚秩序。
信仰法律。法律人信仰法律就像政治人信仰權力、經濟人信仰利潤、科學人信仰真理一樣。他們往往以法律為標準和尺度來衡量各種事物的是非曲直,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法律,而不會如同政治人、經濟人一樣,首先選擇政治運作或金錢交易途徑去解決問題。
追求正義。法律人雖然也追求效率,但法律人第一追求的是正義。公正優先而不是效率優先,這是法律人品性與經濟人品性最重要的區別。為追求正義,法律人特別講究程序,講究公開、公正、公平。正義包括實質正義和程序正義。法律人不僅重視實質正義,也重視,甚至更重視程序正義。因為程序正義不僅是實質正義的保障,而且其本身所體現的彰顯人格尊嚴的價值尤為法律人所看重。
崇尚秩序。法律人通常被認為比較保守,因為法治要求遵循先例,給予人們對未來的預期,以維護現行秩序。法律人并不一味地反對變革現實,但是對改革和變革持非常慎重的態度。不到非改不可的程度,法律人一般主張維持現有的法律和法律秩序。對于現行秩序的不公正,法律人可以通過運用其精密、靈巧的法律技術去解釋法律和適用法律,使不公正歸于公正,以維護社會的有序運行。法律人特別注意誠信和信賴保護,過去制定的規則,說過的話,給過相對人的承諾,現在實行起來即使對自己不利,也不能以“改革”、“發展”或“公共利益”需要之名而隨意推翻,除非通過法定程序修改規則或通過與相對人協商變更承諾。
以上是我對一般法律人品性的認知。我是一個法律學人,法律學人雖然與法律實務人同為法律人,具有一般法律人共同的品性,但法律學人畢竟不同于法律實務人。那么,法律學人相較于法律實務人,具有什么特殊的品性呢?法律學人的特殊品性有三:信仰法律,更執著于評判法律;追求正義,更執著于思考正義;崇尚秩序,更執著于創新秩序。
信仰法律,更執著于評判法律。法律人信仰法律是指信仰法治,信仰法對人權的保障和對公權力的制約,信仰法在人們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可能發揮的作用和功效。但是法要真正發揮此種作用和功效,值得人們信仰,值得一代一代的人信仰,法本身就要盡可能真善美。然而任何現實的法都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不要說惡法,就是良法,也會有很多漏洞、瑕疵。所以法律學人的使命就是不斷地評判現行法律,分析和揭露現行法律的瑕疵和漏洞,以警示和促使法律實務人(其使命更多地是宣傳現行法,執行現行法)去修補或避開現行法的瑕疵和漏洞,使現行法不斷地向真善美接近。
追求正義,更執著于思考正義。追求正義是所有法律人的品性,但法律實務人更多地是通過造法、執法去實現正義,而法律學人則更多地是思考正義,思考什么是正義,法如何實現正義、法如何維護正義、法如何恢復被破壞或被顛倒的正義。
崇尚秩序,更執著于創新秩序。法律的品質本來更多地是保守而不是創新,是維護秩序而不是推動改革。但秩序必須與現實世事、人心相適應。法律創造的某種秩序如果嚴重與現實世事、人心相違背,這種秩序終究會斷裂、瓦解。為避免斷裂、瓦解式的秩序變更導致的社會災難,不斷地漸進地變革是必要的。為此,法律學人就必須以自己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研究成果去推動秩序的革新、創新。創新是所有學人的使命和品性,沒有創新,就沒有學人資格,自然也不能在法律學人中“混”。
備注:文/姜明安(北大法學院教授),系轉載,再行轉載者務請標明原作者信息為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訴訟時間多長就不能訴訟了
2021-03-13抵押擔保訴訟時效是否為除斥期間
2021-01-10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支票填寫樣式和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06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