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可以指監護人嗎,內容是什么?
法院可以指監護人的,相關的規定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的確定范圍。人民法院可以從此范圍中按照法定順序予以確定相應的監護人;有監護資格的人對監護人確定一事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中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
二、相關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進行了規范和解釋,本期小編摘錄最新《民事法律文件解讀》對該司法解釋相關條文的釋解,并搜集相關案例,供您全面理解該法律問題,提供參考。
關于法定代理人的確定問題,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為進一步細化指定程序,本解釋規定如下:
第一,事先沒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由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確定。即先確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隨之確定了代為其參加訴訟的法定代理人。對此,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分別規定了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的確定范圍。人民法院可以從此范圍中按照法定順序予以確定相應的監護人;
第二,有監護資格的人對監護人確定一事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中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對此,《民通意見》作了詳細規定;
第三,當事人沒有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可以指定該法第十六條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有關組織擔任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即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在該情形下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法院指定監護人的前提有兩個,一種是原監護人無法行使相應的監護權力不能夠繼續保障被監護人的建康成長的情況的,另一種是原監護人由于意外造成傷殘或者死亡的情況必須更換監護人的情況,法院是可以指定監護人的,但是必須給予被監護人足夠的尊重。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代旁系血親收養關系要如何辦理
2021-03-12工地施工吊車脫鉤砸到工人誰的責任
2020-11-19商標侵權訴訟的證據收集方法
2020-11-30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申報申請事項有哪些
2021-03-18從法律效力來看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關系表現
2021-03-13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