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可以指監護人嗎,內容是什么?
法院可以指監護人的,相關的規定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的確定范圍。人民法院可以從此范圍中按照法定順序予以確定相應的監護人;有監護資格的人對監護人確定一事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中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
二、相關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進行了規范和解釋,本期小編摘錄最新《民事法律文件解讀》對該司法解釋相關條文的釋解,并搜集相關案例,供您全面理解該法律問題,提供參考。
關于法定代理人的確定問題,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為進一步細化指定程序,本解釋規定如下:
第一,事先沒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由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確定。即先確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隨之確定了代為其參加訴訟的法定代理人。對此,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分別規定了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的確定范圍。人民法院可以從此范圍中按照法定順序予以確定相應的監護人;
第二,有監護資格的人對監護人確定一事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中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對此,《民通意見》作了詳細規定;
第三,當事人沒有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可以指定該法第十六條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有關組織擔任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即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在該情形下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法院指定監護人的前提有兩個,一種是原監護人無法行使相應的監護權力不能夠繼續保障被監護人的建康成長的情況的,另一種是原監護人由于意外造成傷殘或者死亡的情況必須更換監護人的情況,法院是可以指定監護人的,但是必須給予被監護人足夠的尊重。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2021-01-05退出黨員有什么后果嗎
2020-12-23房東不同意的轉租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30外籍人協議離婚的注意事項
2021-01-03侵犯隱私權怎么處理
2020-12-04因為家庭冷暴力離婚法院會支持嗎
2021-02-08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如何理解無過失責任險?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