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撫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八條 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方式:
(1)被撫養人在18周歲以下的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元×(18-被撫養人實際年齡)÷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元×(18-被撫養人實際年齡)÷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2)被撫養人在18-60周歲之間的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元×20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 [(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元×20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3)被撫養人在60-74周歲之間的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元×[20年-(被撫養人實際年齡-60歲)]}÷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元×[20年-(被撫養人實際年齡-60歲)]}÷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4)被撫養人在75周歲以上的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元×5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二、交通事故中的死亡賠償金算是遺產嗎?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可以作為遺產有兩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死亡賠償金是對受害人死亡的賠償,屬于遺產。另外一種意見,死亡賠償金不是遺產,是對死者繼承人、扶養人喪失繼承和扶養的一種賠償,是對死者親屬的一種感情撫慰,不能作為遺產承擔死者生前侵權行為產生的賠償責任。
筆者認為交通事故中的死亡賠償金不是遺產,其理由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也就是說遺產是公民生前或死亡時存在的個人合法財產。死亡賠償金是在受害人死后才產生的,在公民死亡時并不現實存在,故不符合遺產的法律特征。因此,將死亡賠償金作為遺產處理,在我國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中找不到依據。
2、《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公民的遺產包括:
(一)公民的合法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最高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對公民可以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是這樣解釋的:公民可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主要包括有價證卷和履行標的為財物的債權以及承包人死亡時尚未取得的收益。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繼承法的若干問題解釋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公民的遺產并不包含公民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時事故責任者支付的“死亡賠償金”。
3、死亡賠償金是一種特殊的財產,填補的是受害人近親屬因受害人死亡導致的生活資源的減少喪失,是對受害人家庭的彌補,對死者家庭利益的賠償,不應屬于死者的遺產范圍。死亡賠償金的受益人只能是死者的近親屬。
4、從死亡賠償金產生的法理分析,受害人如沒有死亡,便沒有死亡賠償金的發生;受害人一旦死亡,則其民事主體資格消亡。在受害人死亡這一法律事實出現時,便在加害人與受害人親屬之間形成民事法律關系。既然死者不再是權利主體就無需進行救濟,近親屬依其與受害人之間的親屬關系,直接享有相關損害賠償請求權。受害人已經死亡,如果將死亡賠償金作為遺產,就可能認為死者本人還取得了財產。向不存在的民事主體賠償,既不符合邏輯,在法學理論上也存在障礙。
5、2005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死亡賠償金能否作為遺產處理的請示》作出了(2004)民一他字第26號《關于死亡賠償金能否作為遺產處理的復函》,內容為:“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基于死者死亡對死者近親屬所支付的賠償。獲得空難死亡賠償金的權利人是死者近親屬,而非死者。故空難死亡賠償金不宜認定為遺產。”從該規定可以看出,死亡賠償金是專屬于死者近親屬的財產。該復函雖系個案答復,但也充分體現出死亡賠償金不宜認定為遺產的價值所向,對審判實踐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6、將死亡賠償金作為專屬于死者近親屬的財產進行賠償,可以充分體現出對死者近親屬生存權的關注,與我國《憲法》規定的精神相一致,同時也可以更好的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司法理念。
總之,在全國各地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當中,計算各項賠償標準的時候參考的基數肯定是不一樣的。比如,在上海等這些地區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肯定要高于一些二三線城市的,如果逝者還有需要盡撫養義務的孩子,那被撫養人的撫養費標準也是一直支付到18周歲,如果家里有75周歲以上的老人需要撫養,按照當地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一次性賠償五年。
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好多
社會撫養費征收標準是什么
法院強制執行撫養費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決定和股東會決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醫療事故鑒定是否當然成為訴訟的證據?
2021-03-12工傷待遇報銷是否都支付給個人
2021-03-07解除反擔保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0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