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庭審活動的規范和秩序,197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制定并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試行)》。199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對其進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法庭規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22年。
近年來,隨著我國法治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和人民群眾法治意識的日益提高,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訴訟法相繼進行了全面修改,刑法修正案(九)進一步完善了擾亂法庭秩序罪的規定。在新一輪司法體制改革中,人民陪審員制度、律師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已陸續出臺,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司法改革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充滿了新期待。這些法律的新規定、改革的新舉措和群眾的新期待,為進一步修改完善《法庭規則》提供了新的依據和動力。
經過深入調研論證和廣泛溝通協調,最高人民法院堅持問題導向,在尊重司法規律,立足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對《法庭規則》進行了新的修改和完善,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著力維護法庭的安全和秩序,切實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方便公眾旁聽庭審活動,進一步促進司法公正,彰顯司法權威。《關于修改的決定》已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73次會議通過,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修改后的《法庭規則》共計27條,除對原有條文進行直接修改外,新增加的內容有15條。此次修改,體現了以下六大變化:
變化一:更加注重權利保障。一是充分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行使庭審活動中的各項訴訟權利。要求人民法院開庭審判案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進行。二是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予以特別保護。規定審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庭應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進行特殊設置。三是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規定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訴人出庭受審時,著正裝或便裝,不著監管機構的識別服;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在庭審活動中不得對被告人或上訴人使用戒具。四是加強證人人身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規定刑事法庭可以配置同步視頻作證室,供依法應當保護或其他確有保護必要的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在庭審作證時使用。五是加強對特殊群體的關愛。要求法庭設置殘疾人無障礙設施,為特殊群體參與庭審活動提供方便。
變化二:更加注重庭審規則公平。一是訴訟權利行使受到平等保護。要求審判人員在庭審活動中平等對待訴訟各方,不歧視或偏袒任何一方。二是庭審活動充分接受監督。人民檢察院或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認為審判人員違反法庭規則的,均可在庭審活動結束后向人民法院反映或直接提出處理建議。三是規則面前人人平等。規定全體人員在庭審活動中都應當服從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的指揮,遵守法庭紀律,尊重司法禮儀。任何人違反法庭規則,都應受到追究。
變化三:更加注重保障法庭安全。一是加強法庭安全檢查。要求進入法庭的人員出示有效身份證件,并接受人身及攜帶物品的安全檢查。二是密織法庭安全防護網。明確除經人民法院許可,需在法庭上出示的證據外,不得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刀具等法律明確規定的違禁物品,以及性質不明的液體及膠狀、粉末狀物品進入法庭。三是嚴厲處罰危及法庭安全的行為。規定對危及法庭安全的行為,視情節分別予以罰款、拘留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發揮法律的懲罰、威懾和預防功能。
變化四:更加注重規范法庭秩序。一是規定法庭內人員不得鼓掌、喧嘩,吸煙、進食,撥打或接聽電話,確保正常的庭審秩序。二是規定非經法院許可,不得對庭審活動進行錄音、錄像、拍照或使用移動通信工具等傳播庭審活動,防止片面化、碎片化的信息誤導輿論,干擾審判。三是規定檢察人員、訴訟參與人發言或提問應當經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許可;旁聽人員不得進入審判區,不得隨意站立、走動,不得發言和提問。要求行使權利需依法、有序。四是規定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不得攜帶標語、條幅、傳單進入法庭。要求當事人通過理性方式表達訴求。五是規定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訴訟參與人,毀壞法庭設施,搶奪、損毀訴訟文書、證據等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罰。
變化五:更加注重庭審活動公開。一是規定人民法院應當通過官方網站、電子顯示屏、公告欄等向公眾公開各法庭的編號、具體位置以及旁聽席位數量等信息。要求法院在依法公開審理案件時,選擇與旁聽人數相適應的審判法庭,滿足公眾旁聽需求。二是明確公眾關注度較高,社會影響較大,法治宣傳教育意義較強的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電視、互聯網或者其他公共媒體進行圖文、音頻、視頻直播或錄播。讓更多的人民群眾通過便捷方式旁聽庭審活動。三是規定旁聽區可以設置專門的媒體記者席;媒體記者經許可,可以在指定的時間及區域,對庭審活動進行錄音、錄像、拍照或使用移動通信工具等傳播庭審活動。通過允許媒體報道庭審活動,進一步拓寬人民群眾了解司法、監督司法的渠道。
變化六:更加注重司法禮儀。一是規定全體人員在審判人員進入法庭以及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宣告判決、裁定、決定時應當起立,體現公眾對法律的敬畏和對司法的尊重。二是要求出庭履行職務的人員按照職業著裝規定著裝,沒有職業著裝規定的,著正裝,其他人員應當文明著裝,彰顯司法文明。三是明確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主持庭審活動時,要立場公正、平等對待,依照規定使用法槌,理性指揮司法警察維持秩序,確保庭審活動的權威、有序和文明。
認真組織新規則的宣傳和解讀,同時也將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規則的具體要求,在實踐中準確把握和正確適用,確保法庭公正、文明、安全、有序,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吉超律師(18646396912),男,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執業律師,黑龍江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訴訟法學專業。 具有良好的正規法學教育背景、深厚的法學理論素養,通曉國家現行重要法律、法規。自擔任執業律師以來承辦過大量案件,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長期奮斗在法律實踐工作的最前沿,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脫離實踐而空談理論;具有十分豐富的訴訟實戰經驗和處理各類法律事務的實踐經驗;深得當事人一致好評。諳熟國家立法和法學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以及司法實踐的最新動態。 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不唯上,不唯權,不唯書,不唯錢;不做高高在上的學者,也不做挑詞架訟的訟棍;堅持維護當事人利益至上,維護公平與正義至上,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公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借款合同違約責任的形式
2020-12-12商號如何取得
2021-03-16公司持假營業執照如何處罰
2020-12-23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申請勞動仲裁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3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