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婚還支付撫養費嗎?
要支付;
第三十七條 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支付方式
1、 撫養費的標準一般按月工資收入的20~30%比例給付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7條規定: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2、 撫養費的支付方式和撫養費的范圍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8條規定: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第9條規定: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根據以上規定, 撫養費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按月打入孩子撫養費的專用賬戶或在探視孩子時支付,實踐中,很多當事人都要求對方一次性支付撫養費,因為這樣一來省去要錢的麻煩,二來可以折抵給付對方房款。但是,是否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法院要看對方的實際支付能力,以及對方當事人的態度。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不同意一次性支付的,法院不會判令其一次性支付。
撫養費不單指生活費,《婚姻法》解釋(一)第21條明確規定:“撫養費”包括三項,即生活費、教育費和醫療費。所以,在離婚時,除生活費外,要充分考慮教育費和醫療費,在撫養費的標準(20~30%比例)范圍內爭取較高的比例。
3、在哪些情形,對十八歲周歲以上(已成年)的子女,父母有撫養費的義務
一般情況下,父母撫養子女的義務截止到子女十八周歲。超出十八周歲,父母沒有法定撫養義務,包括子女上大學期間的撫養費。
同時《婚姻法》第21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婚姻法》解釋(一)第20條規定 “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根據以上規定,子女超過十八歲,尚須父母履行撫養義務的情形
(1)子女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
(2)子女非因主觀原因(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無法維持正常生活。
撫養費的變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8條規定: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給付能力的,應予支持。
(1)原定撫育費數額不足以維持當地實際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學,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的;
(3)有其他正當理由應當增加的。如,原來的撫養費標準過低等。
3、離婚后,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能單獨改變孩子的姓氏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9條規定: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
根據以上規定,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同時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
綜合上面所說的,撫養費一般是針對于沒有撫養孩子的人所給的費用,而對于撫養費的給予不管是自己處在什么的情況下都要按時的給付,這也是父母對于孩子的一個責任,本也是自己該履行的,所以,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好好的撫養,這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才是最有利的。
離婚后孩子撫養費怎么算,撫養費給付期限是多久
撫養費強制執行期限是多久
撫養費給付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帳號被法院凍結結案后法官不解凍怎么辦
2021-03-08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非投保人告保險公司告出“創舉”
2021-01-30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