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如何認定?
(1)從財產的來源分析。凡是婚后工資獎金所得、生產經營收益所得、知識產權收益所得,在沒有相反證明的情況下,都是夫妻共同財產。
(2)從取得財產的時間分析。凡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明,都是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婚前個人所取得的財產,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明,都是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一方婚前用個人財產購買的房屋,婚后取得房產證的;繼承事件在婚前發生,婚后取得遺產的;婚前完成的智力創作成果在婚后取得收益的,這樣的財產應當視為個人財產,不能被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因為這樣的財產實際上夫妻一方在婚前已經實際取得,只不過在婚后才完成占有控制或完善產權手續,一方婚前借款或通過銀行按揭貸款購買的房屋,但購房所欠債務主要是用婚后的共同所得償還的,這樣的房產一般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只不過在對這項財產進行分割時,應考慮到夫妻雙方誰對房屋的取得做出的貢獻更大,做出貢獻大的,可以分較多的份額。
(3)從財產的使用性能分析。凡是屬于一方生活專用的財產均應視為個人財產,貴重的金銀首飾,不論是用婚后共同財產購買的,還是婚后一方贈與對方的,這樣的金銀首飾都應該視為個人財產,不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用婚后所得購置的電腦、專業書籍,后為一方所專用,但如果該部分財產價值較大,在家庭財產中占有份額較重,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4)從財產與夫妻雙方的人格和身份所具有的特定關系分析否是夫妻共同財產。
依據我國婚姻法律,凡是基于一方的人格和身份所獲得的財產,一般應視為個人財產,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如基本養老金、醫療保險金、復員軍人的專業安置費、醫療補助費等,都是與特定人的身份利益密切相關,是基于特定人的身份而取得的財產,應視為個人財產。有些地方出現的買斷工齡款,即一次性對職工進行經濟補償,職工獲得補償后離開工作單位,從此單位不再對職工負擔以后的經濟責任,因是主要對職工放棄工作崗位后對職工今后生活所提供的一種基本保障,這種款項也應作為個人財產。人身損害賠償金也與特定人的人格和身份利益相聯系,是為了救濟特定人的身份和人格利益所受損失而給予的賠償。但分配時,應先行扣除家庭治療時支出的費用。
以上四種方式并非絕對,只是原則性的一些判斷,能解決大部分夫妻共同財產的確認問題,一些特殊的財產,還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具體分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資公司多久可以變更
2021-01-25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房產拍賣中哪些你不知道的條件
2021-02-25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4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