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妻子寫借條找丈夫借款4萬元,未料錢未還,兩口子就離婚了。討債無果,丈夫拿著借條把前妻告上法庭。歷經一審二審和申訴,這場官司近日終于畫上了句號——法院和檢察院均認定該女子應還前夫4萬元。
葉某和王某于2004年結婚,結婚前,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孩子,兩人就商定婚后開支實行AA制。2005年下半年,葉某的女兒考上了大學,因為手頭比較緊張,她決定找丈夫借點錢。王某同意借錢,條件是讓葉某寫張借條,葉某答應了。
“今借到王某現金肆萬元正……”借條上,葉某承諾到期后先還3萬元,剩下的1萬元等女兒大學畢業后,分期還給王某。但是,錢還沒來得及還,2005年末,兩人因為各種原因離婚了。離婚后,葉某一直沒有提還錢的事。為此,王某找了葉某幾次無果后起訴到法院。
評析:
經審理,法院認為,借條對借款金額及償還的具體方式都進行了具體明確的約定,表明葉某在雙方夫妻關系存續的情況下,仍同意向王某償還該筆借款,應視為雙方對該筆財產屬王某個人所有而非夫妻共同財產形成了合意,該借條即為該合意的書面形式。同時,基于雙方婚后在經濟上實行獨立開支的事實,葉某應遵循其承諾,對該筆借款承擔償還義務。
法院一審判決后,葉某不服提出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葉某對此感到很委屈,“借款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這錢我不能還。”她找到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申訴,申請檢察院為她抗訴。辦案檢察官經審查認為,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16條規定,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于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意味著允許夫妻雙方根據意思自治的原則對其財產通過借貸關系的方式進行處分。
經審查,檢察院決定對葉某的申訴不予提請抗訴。
相關法律知識:
所謂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受我國《婚姻法》調整的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所共同擁有的財產。所謂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是指夫妻結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離婚之前這段時間,這期間夫妻所得的財產,除約定的外,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夫妻一方對夫妻存續期間的財產的處分,需征得配偶的同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合同有不安抗辯權嗎
2020-12-27本溪交通傷殘六級賠償金是多少
2020-11-14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贈與合同約定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1-02-20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