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人的監護人應當由誰擔任?
根據《民法通則》第17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二、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①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②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③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三、對于沒有上述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應由下列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
沒有上述監護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可由有關行政機關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精神病人由于身體殘疾的原因,在很多時候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判斷,所以監護人的監護異常關鍵。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有父母或者直系親屬進行照顧,承擔監護職責,發生問題時應當進行正確的處理和化解。也可以由司法機關通過司法判決來指定監護人,承擔監護人職責。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校方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是什么
2021-03-22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按份共有的拆遷怎么賠償
2020-11-24營業房拆遷時,按照住宅標準補償是否合理
2020-12-21先拆遷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違法嗎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