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離婚案件中,轉移、隱匿共同財產的方式逾加多種多樣。配偶一方利用個人名下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的質押擔保方式,進行惡意轉移隱匿共同財產的情況屢有出現,給配偶另一方的合法權益造成侵害。作者結合自身的業務實踐,對如何判別惡意股權質押以及處理應對的方法進行了闡述,與廣大同行及當事人交流借鑒。由于股份公司(包括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操作流程相對嚴格和規范,在離婚糾紛中出現的類似爭議較為罕見,因此,本文主要探討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質押對夫妻共同財產影響的關系。
配偶一方利用股權出質轉移共同財產的方式及對策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質押,就是指股東作為債務人或者為作為債務人的擔保人以股東自己所擁有的某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為保證債務的履行所作的擔保。如果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債權人有權依法以該質押的股權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質押的股權的價款優先受償。股權質押是我國《擔保法》規定的權利質押的一種。
雖然《擔保法》在行文中使用的是“股份”這一概念,但司法實踐中一般觀點認為,這里的“股份”就是“股權”。之后實施的《物權法》中,明確規定了“股權”是質押法律關系的客體。
在離婚訴訟中,如果配偶一方持有公司股權,為達到轉移、隱匿共同財產的目的,往往以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為由,在配偶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對外借款,或者為第三人提供擔保,并以自己名下的公司股權做質押登記手續。在離婚訴訟中,再以質權人行使質權為由,與質權人達成股權作價折抵借款協議,再辦理股權轉讓手續,以從形式上消滅股權共有的形式,而配偶另一方則很難介入和辨別股權質押合同的真偽及提出異議。
一、配偶一方簽訂股權質押合同的方式
目前離婚糾紛股權爭議中,較為常見的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而股份有限公司因注冊資金最低要求相對較高、股東以股權對外擔保管理嚴格,特別是上市公司股權擔保制度規范,產生配偶一方以“股權質押”為手段的轉移財產類型相對不多;而在有限責任公司中則大為不同。很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不多,甚至股東之間是朋友、親屬關系,容易就配偶一方以股權進行質押達成一致意見。根據《擔保法》的相關規定,以公司股權為質押標的物的,適用《公司法》股權轉讓的相關規定。因此,如果配偶一方在有限責任公司持股質押,只需要征得其它股東過半數同意即可,這里的“過半數”不是指的持股數,而是指的人數。這樣,配偶一方要達到自己名下的股權對外出質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比如,如果公司只有二個股東(包括配偶一方持股),配偶一方以自己名下的股權對外出質,只需要另一方的同意即可。而有限公司中,絕大多數都是一股獨大的組成形式,如果配偶一方是控股股東,則很容易做到讓另一名股東“屈服”而同意配偶一方出質。理由很簡單,如果小股東不同意控股股東出質,按照《公司法》的規定,是要購買出質的股權,否則,將視為同意出質。小股東收購控股股東的股權,出于資金、公司經營渠道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往往是不現實的。再加上很多公司股東之間的朋友、親屬關系,配偶一方以股權出質,往往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在股權質押合同中,一般會包括以下條款:
1、主合同的相關情況。包括主合同(一般指借款(貸款)合同)的簽訂時間、借款金額、借款期限。
2、質押標的情況。包括具體公司名稱、出質人所占的股權份額,以及質押股權金額。
3、公司股東名冊質押的記載以及股權證書的移交。
4、質押股權轉讓的限制以及違約責任。
二、配偶一方出質股權的工商登記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股權出質登記辦法》的規定,負責出質股權所在公司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股權出質登記機關[。根據該《辦法》第七條的規定,設立出質登記,借款主合同并非必要提交項目,而在上海市工商局下發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出質登記辦法(試行)》(滬工商注〔2007〕372號)中,也沒有要求借款主合同是辦理工商出質登記的必須材料。因此,配偶一方進行股權出質后,另一方即使在工商局查詢,也可能查詢不到借款合同的內容,這對于配偶另一方收集債權債務的證據具體內容,是較為被動的,也給了出質配偶在離婚訴訟期間變造、偽造借款主合同的可趁之機。
不論是從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還是從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股權質押登記的相關管理辦法來看,工商機關沒有義務對主借款合同的真實、有效、履行情況進行核查,而僅就出質人與質權人辦理質權抵押登記的程序性問題進行形式審查。也就是說,不論配偶一方是否真向質權人借款、或第三人是否真向質權人借款,都完全可以在制作一些登記文件后,在工商局辦理股權質押登記手續,而工商局給予申請人《股權出質設立登記通知書》,告之出質人與質權人的質權登記編號、出質股權所在的公司、出質股權數額、出質人以及質權人即可,這樣,一個有效的股權出質行為即可完成。雖然法律規定,股權出質抵押合同在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后生效,但實踐中,很多有限責任公司管理并不規范,根本沒有在公司設置股東名冊。因此,只要在工商管理機關辦理了股權出質登記,一般法院還是認為股權出質抵押合同有效。
三、配偶一方“股權出質”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常用方法
1、為第三人擔保,股權出質。
為逃避共同財產的分割,持股的配偶一方與他人串通,唆使他人與第三人達成“借款協議”,配偶一方以自己名下的公司股權作為擔保,并辦理相關股權質押登記手續。在他人到期“不能”歸還債務后,第三人與持股配偶達成書面協議,將配偶名下的股權轉讓給“第四人”、或以一定的價格直接轉讓給第三人的形式,做股權轉讓手續,直接將原本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公司股權財產予以滅失。而對于配偶另一方來說,法律救濟的途徑,只能依靠向他人“追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即使這樣,也可能面臨配偶一方不予配合的尷尬境地。因為配偶另一方不是擔保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追償權,可能會遇到法院立案的困難,在實踐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設計為企業借款擔保。之后,利用各種手段致使企業虧損、資不抵債,直至企業賬面負債累累,甚至破產。這樣,即使配偶另一方行使追償權,恐怕也只能面對千瘡百孔的企業“望廠興嘆”,即使勝訴,恐怕也只能拿到一紙空文了。
2、為自己借款擔保,股權出質。
持股配偶一方與他人串通,以自己的名義向其它他個人或公司借款,同時,以公司股權出質,進行工商質押登記。對于借款用途和金額,則根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大額開支而定。比如,何時購房,何時購車。再根據資金流轉的時間、往來確定“出借人”、“借款數目”,倒簽借款“協議”,配合以銀行轉賬記錄或“收條”來證實借款協議的履行,再補辦股權質押登記。這樣一來,雖然配偶另一方能無障礙地分割到房產或汽車,但優質的公司股權卻因質權人行使質權,而被“合法”地剝奪了分割股權的權利。
更有甚者,無論有無“借款”用途的素材,都會偽造所謂“借款協議”、再辦理股權出質登記手續,聲稱借款全部用于日常生活開支,而不論借款數額的大小,對此,法院也很難處理。
根據目前《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婚內配偶一方借款,首先推定是夫妻共同債務。若配偶一方提出異議,法院一般優先保護“善意”債權人的“合法”權益;而對于夫妻之間哪一方是否存在“過錯”,或是否應該對內區分責任,則在離婚訴訟中解決,而在抵押擔保糾紛中不予處理。
雖然目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三)》關注到婚內一方名義借貸的問題,并對此提出配偶另一方的法律救濟途徑、舉證責任的合理分配,但對于債權人的保護,仍然處于優先地位。退一步講,即使法院認定持股配偶一方未將“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即使會對其少分共同財產,但配偶一方實際上仍隱名持有公司股權,只是要等到離婚之后才“顯名”出頭,對此,即使配偶另一方心知肚明,但也只能黯然神傷、艱難維權了。
四、配偶一方惡意“以股出質”的應對
1、在公司設立時,夫妻盡量共同持股。
很多面臨配偶一方以股出質糾紛的當事人都有夫妻白手起家、共同創業的經歷。出于對配偶一方的信任,將公司股權完全登記在夫妻一方的名下,一旦面臨離婚糾紛,就給了配偶一方可趁之機。因此,在公司設立時,在股權的分配設置上,盡量將股權分配在夫妻二個人名下。即使一方持股比例多、一主持股比例少,也不存在問題。根據目前的司法實踐,工商注冊時夫妻的持股比例,并不必然被認定為夫妻財產持有的約定,除非有明確的書面協議確認。另外,即使夫妻一方持股數量少,但另一方只要對外出質股權,就要“參照股權轉讓的規定”,征得其它股東的意見,否則,就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轉讓,從而可能導致出質登記無效。
2、夫妻關系惡化時,盡量主動求助,尋找對策。
當然,很多當事人(特別是女方)并不參與公司的實際經營管理,而主要精力都放到贍養老人、撫育子女上來。而當另一方持股意欲轉移、隱匿財產時,當事人一方可能很難控制。但是,筆者認為,夫妻關系惡化有一個過程,持股配偶完成股權出質手續需要履行一定的形式程序。如果配偶一方覺察夫妻關系惡化、配偶一方有轉移、隱匿共同財產的可能性,就應該主動聘請律師作為私人法律事務顧問,聽取律師意見。如果需要主動出擊,則可以先行起訴,同時申請財產保全,從而避免股權被出質抵押擔保。
3、認真審查“借款協議”履行,從源頭尋找突破。
《借款協議》容易偽造,《股權出質登記申請》容易辦理,但銀行資金流轉關系很難編造。一般而言,股權出質抵押,是為巨額借款作保,借款金額一般都會在幾十萬以上。如果出借人是企業,幾十萬元的資金轉出結合會計規則,一般不可能是現金流轉;即使出借人是個人,從邏輯而言,一般也需要從銀行取款再轉付借款人。因此,借款關系是否真實成立,只憑《借款協議》不能完全推斷。《借款協議》只是約定了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而資金流轉,才反應出協議是否已經履行。因此,出借人向借款人(持股配偶一方或第三人)是否有資金流轉的證據,是配偶另一方要重點審核的法律文件。
此外,配偶另一方也要認真分析出借人與借款人的關系。如果雙方是生意合作伙伴,則必然經常有資金往來關系,這樣,就可能有利用資金往來憑證或銀行轉賬記錄“作假”的可能。這時,配偶另一方要認真收集雙方業務往來的相關材料,對此認真分析,甄別資金流轉的真正性質,是付的貨款、還是給付的借款,從而指出錢款流轉的真正用途。
另外,配偶另一方也要認真查閱出借人(對于企業而言)的財務報表,校對企業對外應收款明細,校對出借人的財務報表是否與借款數額、時間、掛賬科目相符,進行綜合比對和分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離婚期間,一方利用股權質押登記,轉移、隱匿夫妻共同財產,在現有的法律環境下,雖然對配偶另一方造成了嚴峻的不利局面,但并不是不可克服、不能戰勝的必敗挑戰。只要熟悉股權質押協議的相關法律規定和程序,對配偶一方提交的、及自行收集的證據材料進行認真比對分析,再結合案件的其它材料,完全可以識破甚至揭穿配偶一方惡意轉移財產的事實,讓其接受法律應有的治裁,以維護配偶弱勢一方自身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暴力拆遷過程中遭遇的財產損失,被拆遷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1-01-05仲裁以后還可以訴訟嗎
2021-03-07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房地產開發貸款利息的計算
2020-11-24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