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服務機構,屬于哪一類法人?對于這一問題,民法總則草案二審稿給出答案,其中的“非營利性法人”章節將“社會服務機構”納入其中,規定社會服務機構屬于非營利性法人,“具備法人條件,為實現公益目的,以捐助財產設立的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經依法登記成立,取得捐助法人資格。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適時作修改情況的匯報時表示,有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以及地方、部門提出,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服務機構作為社會組織的一種形式,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明確其法人地位,有利于促進這類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據此,二審稿“非營利法人”章節,增加了社會服務機構這類法人形式。
此外,為了防范法人逃避債務,二審稿對于法人變更、法人終止等條款,作出了重要調整。
變化1:法人分立后“新法人”承擔連帶債務
對于法人變更,一審稿采用了現行民法通則的設計,規定“法人合并、分立的,其權利和義務由變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擔”。
但上述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已遭遇難題,一些公司曾通過變更法定代表人手段,逃避債務,變更后的法定代表人往往是不知情且無財產的個人,甚至是一些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為此,一些基層法院不得不采取保全措施,在審判階段裁定債務方禁止變更法定代表人,
對此,一審分組審議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蘇澤林提出,現行法人變更條款不利于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實踐當中也有借法人分立躲避債務的情況,本次修法應該堵塞制度上的漏洞。
二審稿采納了上述建議,細化了法人分立后的債務承擔規則,規定:法人合并的,其權利和義務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擔;法人分立的,其權利和義務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此外,一審稿規定了“法人解散”的四大事由,包括法人的權利機構決定解散,被吊銷營業執照、登記證書,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等。
除了上述“法人解散”條款,“法人終止”既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完全滅失,一審稿未涉及。司法實踐中,“法人解散”被視為“法人終止”的一個環節,解散的企業法人只有經過清算,才能走向終止。
對此,一審分組審議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羅清泉提出,對法人的解散要重視,不能簡單處理,要注意研究法人解散后的后果?!胺ㄈ藱嗔C構說解散就解散,他們所承擔的民事責任,所負擔的債務怎么辦?我們的制度設計要防止少數不講誠信的人逃債、避責,把問題留給社會。既然法人登記是有門檻的,退出也應該有必要的限制,不能僅由法人自己說了算”。
據此,二審稿除“法人解散”四大事由之外,增設了“法人終止”事由,包括“法人被宣告破產”等。
變化2:“虛假出資”承擔連帶責任
此前,不少業內人士提出,現行法人制度存在弊漏,為個別人逃避債務、逃脫法律責任,提供了空間。
最高法主管的律霸網刊文提出,由于我國規定,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對企業債務需以其個人財產承擔無限責任,導致一些投資人不愿意將開辦的公司登記為個人獨資企業,往往通過虛設股東或虛假出資的方式,成立所謂的有限責任公司。這些公司中的股東,或是投資人的妻子、父母、子女,或者是其親朋好友,或者是根本無任何聯系的其他人。但他們均有一個共同點,即空頭掛名股東。這些有限公司的資本實際均有某一實際經營者出資。公司實際上已成為該出資人(或經營者)所操縱的工具。
文中還提到,一些集團公司或大公司為了分散經營風險或出于某種利益的需要(如享受進口免稅、出口退稅的優惠政策),往往設立子公司,從表面上來看,這些子公司,均屬獨立的企業法人,而事實上這些公司實際均由母公司或出資的公司所控制、掌握。一旦子公司因經營不善,負下巨額債務或瀕臨破產時,母公司則則以子公司系獨立法人,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為由,拒絕為其子公司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針對上述現象,一審后,有的法學教學機構和社會公眾提出,為防止法人成員濫用其權利,維護以獨立資產、獨立責任為基礎的法人制度,應明確營利法人成員濫用權利的法律后果。
對此,二審稿增加規定:法人的出資人濫用出資人權利給法人或者其他出資人造成損失的,應承擔民事責任;法人的出資人濫用法人獨立地位和出資人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法人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糾紛
2020-11-24未結算怎么舉證完全履行合同
2020-12-07破產宣告和受理破產申請是一個時間嗎
2020-11-16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新三板掛牌概要
2021-01-08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哪些條件
2021-01-13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土地轉讓規定是什么
2021-01-18土地作價入股如何登記
2021-02-102020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