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周歲孩子可從事與其智力相關的民事行為有哪些?
根據《民法總則》第17條-24條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8 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智力發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不能認清自己的行為后果。如果讓其實施行為,則可能既不利于行為人自身利益的保護,也會損害他人的利益。因此,這種情況下的民事主體實施行為的范圍受到限制,只能親自實施與自己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的行為,并承擔相應的行為后果。超出自己智力、精神狀況的行為,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
二、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第17條-第24條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兩種情況:
1、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第19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特殊情況:第18條第2款規定“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第22條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成年人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與撤銷:成年人的限制行為能力由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被人民法院認定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里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8周歲的孩子由于不能完全獨立行事個人民事權力,需要由監護人進行協助完成民事權力。但是8周歲的孩子已經可以獨立從事與其智力相關的民事行為,例如購買玩具、進行簡單的消費等情況,如果發生糾紛,應當由監護人對其發生的民事行為負責,是受法律保護和認可的。
涉外民事訴訟執行怎么申請?
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往年贍養費能追訴嗎
2021-03-12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法律允許返還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24土地轉讓手續
2021-03-08土地經營模式與土地流轉方式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4延慶拆遷補償
2021-02-24拆遷糾紛不立案怎么辦
2021-03-13開發商房屋拆遷不遵守拆遷協議怎么辦
2021-01-21農村的房屋的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