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監護人必須是父母嗎
當然不是。
當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時,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如果被監護人是成年精神病人,其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離婚后孩子由誰監護
依法履行對孩子的監護人責任,是當父母的“底線”。許多家長朋友對“監護人”的稱謂感到陌生,因為我們一般談論的是孩子的撫養權爭議,很少有監護權的爭議,其實作為孩子的父母,雙方就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這不僅是權利,也是義務。
這里有人容易產生一個誤區,認為孩子由誰撫養,誰就享有對孩子的監護權。事實不是這樣的,就算離婚后父母也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孩子跟誰住在一起并不影響監護權的改變。
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父母作為監護人的,但是其中也不乏例外情形,父母在以下幾種情況下不再對孩子享有監護權:
(一) 死亡。如果父母死亡,不再享有法律上的權利,監護權隨之喪失。
(二)喪失監護能力。我們說對孩子監護是因為孩子成長不完全,需要父母的督導,前提必須是父母有完全行為能力,足夠負擔對孩子的監護,否則喪失對孩子的監護權。
(三)存在對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擔任監護人對該子女明顯不利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其監護權的情形。
在以上情況下父母不能對孩子享有監護權,監護權變更,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父母不是監護人的時候,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又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作為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法定監護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監護人是父母,但是如果父母不在了,或者是有其他的特殊情況,不能對孩子進行監護,那么孩子可以更換監護人,更換監護人也不是隨便更換的,要按照監護人的順序進行更換,父母不可以監護那么更換第二監護人。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飛機監護人員主要是做什么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辯律師的地位,權利,義務,責任分別是怎樣的
2020-12-292020上海知青退休的政策是什么
2020-11-07知識產權是財產權利嗎
2020-12-03保證人擔保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2-13國有控股企業能破產嗎
2020-11-15拆遷公司和拆除公司有什么不同
2020-12-04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出讓土地的房子要開自建證明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