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人民大會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的說明。
《慈善法(草案)》如果獲得通過,《慈善法》將成為規范我國慈善事業的第一部基礎性和綜合性的法律。
詳細梳理《慈善法(草案)》,幾個焦點問題引發關注。
評論
中國人一向有樂善好施的美德,然而遺憾的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中國人一直尚缺乏一部引領和規范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法律。現在,這部法律終于要來了!
慈善事業一頭是熱情,一頭是問題,《慈善法》來得正是時候!
盡管善良是人格的體現,無關財富多寡,但依照馬斯洛的人生需求理論,吃飽穿暖的基本生活需求滿足后,人們就會向著“實現人生價值”的階梯上一步步邁進。“十二五”期間,中國的人均GDP已經到了約7800美元的水平,吃飽穿暖的中國人對生命價值有了更多的探知,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扶危濟困之余也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升華。
一個數據可以佐證:2006年,中國的慈善捐款總額只有百億左右,到了2014年就跨過了千億紅線。足見,中國人對于慈善事業充滿熱情。更為明顯的事例莫過于汶川地震后國人所迸發出的愛心,讓天地動容。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中國的慈善事業距專業化、規范化、透明化的軌道尚有距離。
我國慈善事業問題有哪些?
一些慈善組織專業性不足,對哪些信息應當公開不清楚,公眾更是不明白,彼此之間橫生隔膜。
借助互聯網平臺的慈善募捐活動魚龍混雜,不時以捐助人和受捐人產生矛盾收尾。
以紅頭文件面目出現的“強捐”現象時有發生,雖然初衷良好,但總是帶來巨大的副作用。
時值中國打響扶貧攻堅戰之際,除了政府發揮作用外,公益組織和社會力量也是贏得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證明,一部嚴謹、規范、科學的法律是時代所需。正當此時,《慈善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這部法律來得正是時候!
良法善治方能激發愛心
良法善治,能夠激發愛心,讓慈善事業走上快車道。與此相反,假若法律不夠嚴謹,就有可能讓愛心走開。
《慈善法(草案)》中,“給予捐助人稅收優惠”的條文,無疑將激發社會熱情,讓更多的人走入扶危濟困的行列。草案中還對強捐、勸捐現象做了規范,任何單位或組織都不得強迫他人捐款,也會消弭抵觸心理,讓善舉成為發自內心的行為。
在立法進程中,《慈善法(草案)》公開征求了公眾意見,也讓這部綜合性、基礎性的法律更多順應民意。畢竟,這部法律的一大目的是激發社會愛心,促使人們更多參與到慈善事業當中,因此公眾充分參與并發表意見,本就是題中應有之義。
科學立法之外需完善慈善體制
當然,時代發展的步伐之快讓我們目不暇接。“冰桶挑戰”借助互聯網瞬間風靡全球的案例告訴我們技術和創新的力量,慈善組織的專業化發展亦非一夕之功。更重要的是,除卻科學立法,還需在現實中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成熟的慈善體制和配套措施。這些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努力前行。
人們期待,一部符合時代需求的《慈善法》能夠出臺,推動中國慈善事業不斷向前,也讓中國的社會文明再上臺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聽證可以延期多長時間
2020-12-18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與轉讓有哪些區別
2020-12-31土地轉讓未辦理相應手續是否有效
2021-02-12如何申請征地拆遷信息公開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