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前夫妻一方父母參與出資購買,婚后取得房產證的按揭房屋的歸屬: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根據該條規定,在一方父母未明確表示贈與雙方時,該按揭的房屋應屬于一方的個人財產。至于結婚后雙方共同還貸,并不能導致房屋所有權的改變。但對參與共同還貸的配偶一方,另一方要給以補償。
二、婚后夫妻一方父母參與出資購買的、婚后取得房產證的按揭房屋的歸屬: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從該條的規定來看,原則上婚后夫妻一方父母參與出資購買的、婚后取得房產證的按揭房屋應視為該一方父母對夫妻雙方的贈與,除非一方父母明確表示贈與自己的子女一方。
這一解釋雖然比較明確,但是實際生活中發生的案例往往要復雜得多。比如有這樣一個案例:王某與李某2004年5月結婚。同年7月,王某父母出資購買了一套價值100萬元的商品房供王某和其丈夫居住,王某和丈夫未出分文。在辦理產權登記手續時,王某的父母把他們自己的名字和王某的名字寫入房產證,而沒有將王某丈夫的名字寫入房產證。婚后不久王某和丈夫打算離婚,可丈夫說,離婚可以,但這套房子價值的三分之一的財產權——女方父母出資本金及其利息算作我們夫妻共同財產,應當平均分割。
在這種情況下,李某要主張該房屋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時,就要負舉證責任,證明當時之所以沒寫自己名字是因為疏忽遺漏或在辦房產證時王某父母已明確該房屋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如果李某不能提供有效的證據,就要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此時該房屋應視為王某父母對王某的個人贈與。因為從常理推斷,王某及其父母當時在房產證上未寫李某的名字,應是以一種默示的方式表明該房屋系對自己子女的贈與,而我們知道,民事法律行為既可以以明示的方式為之,也可以以默示的方式為之。另外,這種處理方式也比較符合我國民眾的感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1-03-01個人股權轉讓流程
2021-02-15固定資產貸款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離婚證據清單模板是怎樣的
2021-01-23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山頭租給他人開采石頭合法嗎
2021-02-13